文/永远有多远
低价不等于低质
低价主板,被大多数人视为偷工减料的货色。的确,消费者往往习惯性地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主板的好坏,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中小品牌的主板,价格便宜,但是用料和工艺却非常不错;另一方面,很多知名品牌为了进一步抢占中低端的市场份额,除了给一些小厂商做OEM外,也推出了第二品牌。当然,在选购低价主板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常规角度来看,主板的用料成为判断质量的主要标准,但主板的设计等更为重要,比如主板电容容量规格与品牌、MOSFET品质、供电电路的相数、PCB选料、布线等等。从成本角度出发,选用大厂名牌电容、电感、电阻等元件,确实可以保证比较好的稳定性,但由于成本增加了,所以最终的价格定位肯定就要高一些。
低价不等于低质
低价并不等于低质,虽然从成本角度考虑,零售价格的低,意味着需要在一些环节上节约成本,但并不一定是在关键部件上动手脚,因为那往往不利于渠道的拓展以及品牌美誉度的延伸。那么厂商是如何“节省”的呢?首先在主板的板型上,低价主板能省就省,比如采用普通的4层PCB板,其次还可能会缺少一些平时正常使用中较少有机会用到的接口,比如现在基本上已经很少用到的串口、并口,又比如是中低端用户比较少用到的IEEE1394接口、RAID接口等等。
低价不等于低质
如此“节省”,是否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呢?事实上,某些特殊的功能和设计,已经超出了不少中低端用户的需求。对于家用、办公来说一般的要求并不会有多高,所以不用刻意强调要求所购买的主板一定要拥有如何如何高的“高品质”,更不用刻意追求所谓的“升级潜力”,只要能保证日常的稳定运行即可。
也许你购买具有IEEE1394接口的主板,当3年后你整台机器淘汰掉的时候,这个IEEE1394接口可能你一次都没用过,SATA接口亦然。而对于所谓的“升级潜力”笔者向来不感冒,片面地追求大板和小板的区别,甚至追求5条PCI插槽和3条PCI插槽的区别,笔者觉得完全没必要,试问有多少部电脑的所有插槽都是插满的?
以前或许还需稍微考虑下PCI插槽数量的问题,至少MODEM、网卡这类设备是需要的,但是现在主板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网卡一般都是板载,MODEM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像笔者这种自认玩的比较“烧”的,也只用了5条PCI插槽中的三条(一块SCSI卡、一块IDE卡、一块电视卡),甚至很多用户从未使用过PCI插槽也是可能。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