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窥探LCD秘密 7款液晶显示器对比评测(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15:30 天极yesky | |
留意一下这个测试结果,很多硬件测试人员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就是RTC的工作原理是先将面板调至比预定色调较低的状态,然后再调回预定的色调。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时间足够的话显示器面板在电压的作用下会变成较淡的灰色,甚至有可能最终会转变成纯白色。但是在达到一定的极限亮度之前电压必须给移除。因此所有的“浅灰色”产生的效果主要是由于RTC在执行过程中的错误所引起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在测试液晶显示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同时为大家提供一张图表。从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图表和黑-灰-黑的反应时间测试图表十分相似。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图表,从这张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从黑(0)至灰(100)的转换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亮度超过100的现象,那么我们可以认为RTC的错误为0。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最高亮度超过了150,那么,RTC的错误率就为50%。
显然,如果错误很明显的话用户通过肉眼就可以辨别出来。 当我们说到速度的时候,显示器的生产厂商们一般都将响应时间定义为一个像素黑-白-黑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当RTC推出之后,这个定义就开始发生了改变。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数字的后面你会看到“gray-to-gray”, “g-t-g” 或“midtone”的标注,而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两个灰度转换的平均时间。换句话说显示器厂商是测得所有的灰度转换时间并计算出它的平均值。所以新标准将反应时间定义为了单向转变的时间。 当然了,这种在检测方法上发生了改变其是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市场的原因。因为RTC的真正含义是在黑-白的转换过程并不能被加速。同时根据ISO 13406-2的评测方法,RTC技术也无法对显示器的反应时间造成影响。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显然已经知道新一代的显示器在响应时间上要快于老款显示器。因此RTC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应该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知悉。这样消费者就可以真正得了解现有显示器的真实性能。不过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很高兴新的标准能够及时推出,尽管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的因素造成的。但是从技术角度而言,新品显示器确实在响应时间上要高于老款显示器。 下面这张图是采自ViewSonic VG712s显示器的测试结果,这是一款采用TN面板的显示器,不支持RTC。时间的单位是毫秒,左边水平线显示的是转换的时的灰度水平,右边代表的是最终达到的灰度水平。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TN面板的响应时间是十分出色的。
但是同样采用了TN面板的ViewSonic VX724显示器由于支持RTC,因此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目前TN和PVA面板主要应用在17英寸和19英寸规格的显示器产品上。这两种显示器除了在尺寸上不一样外其它指标都是差不多的。而MVA面板的生产厂家AU Optronics表示MVA面板将会更多得应用在19英寸以上的显示器产品之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