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DVD充斥东莞市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 08:59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本报讯 (记者 刘慕华 实习生 熊慕华) “据保守估计,目前东莞市场上杂牌DVD与品牌DVD的销售比是2:1,在东莞想要做好品牌DVD实在太难!”说起DVD产业,某品牌DVD厂家东莞销售中心总经理吴勇一脸无奈。记者采访时发现,虽然各大DVD厂商都认为东莞这块“肉”很“肥”,但却不得不承认这块“肉”非常之难“啃”。 杂牌机挤压利润空间 只要走进各大家电卖场,各类“买电视送DVD”的宣传便随处可见,从昔日尊贵身份的象征,到现在沦为赠品,何以会“沦落”至此?“这一切都是杂牌机惹的祸。”一业内人士李先生一语道破其中秘密。据他透露,当时给商场的DVD进货价一般是每台1000元以上,代理商可以从中拿到至少300~400元的利润,而现在每台挣到100元的利润都是非常“可观”的了。 “六七年前, 东莞的碟机生产厂家就比较多,杂牌碟机厂家也不在少数。但相比现在来说,以前杂牌机的数量则是少而又少了。”1999年就开始涉足碟机业的东莞市某电子有限公司经理利新说。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众多品牌厂商都对杂牌碟机恨之入骨,但又束手无策。 门槛过低“入行”容易 “由于生产DVD门槛很低,所以越来越多的杂牌DVD不断涌现。”广东某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家润透露。许多小企业,只要拥有几万元,请几个组装工人、一两个销售人员,就可以“成立”一个工厂,一个杂牌DVD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这种杂牌DVD与品牌机相比,不需形象宣传、售后服务、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大量费用,因此成本低于品牌机好几倍。”一位品牌DVD代理商李先生告诉记者。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为了将成本降至最低,还用二手配件来制作DVD。 “在整个珠三角,东莞DVD市场是最混乱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吴勇告诉记者。据介绍,几乎每天都会有杂牌DVD厂家关门,但说不定第二天又重新开张,只是生产另一个名字的DVD了。行内人士分析,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生产一台DVD单是原材料就要150元,若再加上交给外资品牌的专利费,综合成本就接近300元。而杂牌的成本不包括人工费仅150元左右。 基于这种情况,东莞原来许多品牌DVD的代理商都开始转做其他行业。现在代理一品牌音响的张先生就向记者坦言,三年前自己是代理DVD的,但从去年开始,就放弃这一行业,转做音响行业了。 市场洗牌仍需时日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杂牌DVD企业前赴后继,就是看重了东莞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张家润告诉记者,杂牌机的消费对象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消费者品牌意识较淡,最看重的是价格,其次才是质量,对于售后服务几乎是不考虑的,于是价格低廉的杂牌DVD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 一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的存在,注定了在近期内DVD市场洗牌的可能性不大,杂牌混战仍会持续一些时日。 在“背腹受敌”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找到新的希望?吴勇认为,在杂牌DVD横行的情况下,多元化发展才是企业的根本。 万利达、步步高、金正、新科,这四个昔日影碟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今都对新产业进行摸索,金正、步步高在2003年底已经开始涉足 液晶电视生产,新科也在2005年高调发布大屏液晶电视新品,由此可见,多元化路线成为企业的长足发展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