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建“末日方舟”救赎人类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9:55  信息时报

  全球变暖导致生物灭绝?外太空小行星撞击地球?第四次世界大战开打核战争爆发?如果人类文明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毁灭,幸存者将如何拯救人类?

  这不是天方夜谭,若地球文明被毁,救赎可能来自太空。

  为了预防核战争、小行星撞地球或者瘟疫流行等可能给地球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欧洲太空总署的科学家最近讨论出一个终极设想——在月球打造“末日方舟”,收藏重建人类文明和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和资料,万一地球末日来临,那么月球上的“末日方舟”就会将保存在光碟硬盘上的人类知识数据通过一些强大的无线发射机传送到地球上的接收机上,支持幸存者重建人类文明。

  全球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地球外的小行星和失控飞行器随时可能撞上地球……不少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如何保存人类文明的问题。

  2006年,为了保存那些在下一代就可能灭绝的动物的遗传信息以备将来使用,英国启动称“冷冻方舟”的濒危动物基因库工程。为了防止植物因天灾人祸灭绝,为植物学家提供种子基因,挪威上个月在北极地区的一处山洞中修建了“植物诺亚方舟”。

  但是,无论是英国的“冷冻方舟”计划,还是所有挪威的“植物诺亚方舟”,这些在地球上建立的“基因银行”都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太受制于地球。万一地球本身遭遇毁灭性破坏,没有人能够保证地球“基因银行”中的生命试管不会受损。

  有鉴于此,上个月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一个会议上,欧洲太空总署的科学家就商议在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建造月球数据库计划,作用有如诺亚方舟,为地球物种的DNA样本和人类文明建立“备份”。万一地球遭遇大灾劫,物种灭绝,文明破坏,幸存者将可接收到从月球传回的“救赎指南”,逐渐重建地球家园。

  而欧洲太空总署的这个“月球方舟”计划也与美国太空总署计划在月球建永久基地不同,月球基地是可谓是“移民计划”,而“月球方舟”构想的是如何保存人类火种。

  无独有偶,在2006年7月,有一批科学家组成的美国“拯救文明联盟”组织也曾提出过一个类似的“月球方舟”计划。美国科学家建议,月球上的“基因银行”可以作为永久月球基地计划的一部分,派人类进行管理,一旦地球上发生大灾难,幸存的人类就可以利用月球上储存的人类精子和卵子样本,通过试管受精手术繁育出更多的人类,重建灾难后的地球。

  据说,欧洲太空总署的科学家并不认识“拯救文明联盟”组织里的研究人员,但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造“月球方舟”,最大的进步在于前者不仅提出了构想,更想好了进行“末日救赎”的步骤,计划好了造“月球方舟”的具体时间表和相应对策。

  目标 备份资料还原已消失文明

  一般来说,“诺亚方舟”应该是保存各种活的种类。但是,在月球上开一个动物园是不现实的。先别提要保存鲸、大象等庞大物种所需要的空间,月球上的重力就不适合这些地球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较为可行的就是在月球上保存DNA样本,以备需要时能够培育出物种。纽约大学的化学家罗伯特·夏皮罗指出:“一个DNA数据库能够储存各种物种的DNA样本,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下,DNA样本能够保存成千上万年。”

  夏皮罗认为,万一地球发生毁灭性灾难,月球方舟储存的备份资料将可以还原原已消失的科技、艺术、农牧业和人类历史,甚至让人类重返地球。

  难度 人类登月造“方舟”

  欧洲宇航局研究部门的首席科学家伯纳德·福林指出,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未来会有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地球毁灭,但是在太阳系,“行星爆炸是常事”。福林补充说,行星撞击对地球环境造成的破灭是毁灭性的,可能会导致地球末日。因此,他认为制造“月球方舟”非常必要,但也存在不小的难度:“为了在月球上制造末日方舟,我们最终需要人类登陆地球。只有人类能制造出一个遗传实验室的必备的各种条件。这是机器人没有办法替代的。”这是因为,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包括基因序列、复制人和干细胞研究等等。福林认为,“地球和月球的环境不同,但科学家在月球上也肯定能利用好这些技术,他们能培养细胞、储存好,并通过实验来确保这些储存在月球上的细胞以后也能培养出生命体。”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月球建“末日方舟”救赎人类文明
·月球建“末日方舟”救赎人类文明(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