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抚仙湖编导手记:背后的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15:42 CCTV《走近科学》 | ||
![]() 编导耿卓,亚杨力和吴宁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 主持人张腾岳在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清晨走出合成机房一身轻松,抚仙湖的节目终于告一段落,从4月份开始策划到6月中旬拍摄再到7月底制作完成,像每次做完片子一样总有太多感慨,更何况这期节目前后有30多位同事的参与。依稀记得那天凌晨航班落地北京时眼眶的湿润,15天,第一次出差那么久,在那个有雨便是冬的地方顶着高原反应,酷暑,以及不时出现的各种状况,同事之间的工作磨合,同当地政府以及专家的沟通,哪个拎出来都是可以说上一期节目的故事。栏目里负责宣传的裴裴姐说写个编导手记吧,也让我们大伙分享一下你们工作背后的快乐,呵呵,行,那 第一次在外地和这么多同事合作,团队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显现,即使是在三只蚊子一盘菜, 世界杯期间也只能看到三个电视频道的招待所,即使早出晚归拍摄自己节目的同时还要每天承担向各家媒体发布最新的水下发现,大伙也一样可以自娱自乐。被忽悠的小吴 小吴是我们组的新兵,也是这次节目中年纪最小的同事,平日里机灵古怪,妙语连珠,可这个来自上海的小姑娘还是被我们的制片主任毓叔给忽悠了一把。一天拍摄完毕,小吴接到一个来自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的电话,一口流利的河南腔说让小吴穿上正装一会接受他们的采访,小吴同志虽然纳闷可还是梳妆打扮后来到领导房间汇报,顿时所有的同事都笑的天翻地覆,小吴哪里知道我们的老毓叔可是国家二级演员,别说河南话,就是广东话也是说的钢钢地啊。 相机不离身的杨力 杨力是我们这次节目的另外一个编导,从进电视台开始就迷上了摄影整天相机不离身,这次出差也不例外。长枪短炮的光镜头就带了三个,可到了云南以后才设备发现还是带少了,原因是我们住的招待所经常有一些巨大无比奇奇怪怪的虫子出没,杨力那些调焦基本靠走的镜头根本拍不了昆虫,郁闷的杨力不停地对天长叹“我的微距啊!” 小红鼻头 尽管出差之前,准备了大量的高倍数防晒霜,心想就算咱的皮肤不是白,可防护工作还是得做到位啊,结果到了云南的第二天情况就出现了,鼻子晒暴皮了,我心里就纳闷了,你说这云南是高原,阳光充分,可怎么就只晒我的鼻子呢。这时杨力很专业地告诉我鼻子是脸部海拔最高的地方,所以最容易被晒伤,噢,原来还有这么一说。可怜我的鼻子在剩下十多天一直保持着通红,最后还留了一块疤痕,得,也算给云南之行多了一个纪念。 稿子事件 从云南回来后,连着两个星期领导都在后面追着我们三个编导要稿子看,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像约定好的一样从办公室消失不见了,直到有一天实在拖不过去,小吴在MSN上问杨力怎么办,杨力的MSN立刻掉线,一会杨力发来短信“不要再和我说gaozi,我的电脑都被吓死机了”,从此,我们MSN的上都多了一个词汇“gaozi”。 …… 刚才翻看在云南时的照片,又想起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可爱的老毓叔,憨厚的孙哥哥,不停催我们做节目的薛领导,还有老乔,嘉升,每一个人在这个节目中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每个人的努力都让我感动,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得到观众们的肯定,这样我们才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在这里我也给我们的片子做个广告,8月10日到13日,每天晚上8:30锁定〈〈 走近科学〉〉,〈〈探迷抚仙湖〉〉不会让你失望!(编导:耿卓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