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刘兵:科普要有合适的传播方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11:14 南方新闻网 | ||
本报讯 (记者 王海军 实习生 陈淑仪 通讯员 罗桂香)“虽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但《院士科普书系》基本上是一套失败的书!”昨天,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兵教授抵穗,开了“广州科普讲坛”今年第一讲。他表示,科普要有合适的传播方式,《诛仙》之类的玄幻作品,不应该以科学主义的观点加以排斥,这些作品有利于培养人的想像力,可以与《哈利·波特》等西方魔幻作品竞争。 “科学家和科学史写得像江湖” 昨天上午,刘兵教授在演讲中提出,目前在科技传播方式上做得还很不够。从这个意义上讲,去年出版的《院士科普书系》是一套失败的书,“别说科普,很多科学家都看不懂。”他表示,很多院士们的学问来自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并不擅长写作。“国外有很多专门的科学作家,而我们没有。” 该怎样进行科技传播呢?刘兵对一些网络文学给予高度赞扬。《上帝掷骰子吗?》是近期在网上流传并且大热的一本关于量子力学发展史的长篇作品。迥异于传统科普读物,“用网络语言把科学家和科学史写得像江湖一样”,让人有兴趣,但又不违背事实。刘兵说,这篇文章启发我们关键是用什么方式说话。 对于《诛仙》等玄幻作品,刘兵也表示支持,认为不应该以科学主义的观点加以排斥,这些作品有利于培养人的想像力,在与《哈利·波特》等西方魔幻作品的竞争中,这些本土玄幻作品还应该得到扶持。 “对方舟子总体持保留意见” 对于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刘兵肯定了他及新语丝网站做出的贡献,但“总体上还是持保留意见”。认为方舟子把科学当作过于唯一的尺度,对人文有本质上的排斥。而且,“一个人在那么广泛的学术层面上不可能都有深入了解”。结果就导致了“宁可错杀千人,不能漏过一个”的情况。刘兵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学术打假的机制,不能靠个人。 - 小资料·刘兵 刘兵,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参与去年国内“敬畏自然”之争,以及和学术打假明星方舟子的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