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家聚论后黄禹锡时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16:47 新闻晚报 | ||
记者 许可臻 晚报讯 在韩国的“黄禹锡神话”破灭后,上海科学界还要不要继续干细胞研究,上海在干细胞领域又有哪些优势,该选择哪些合理路线来继续研究?日前,市科委联合中国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邀请了沪上高校、科研院所的干细胞领域的院士和专家,共同商讨干细胞研究的未来之路。专家们一致认为,上海在干细胞领域具有很大优势和潜力,而国家必须 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傅继梁教授坦言,“黄禹锡事件”后,国际上不少人对干细胞研究这一领域的人持有异样的眼光。交大干细胞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韩伟指出,从2005年全球公开发表的干细胞科研论文来看,中国的论文数量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二,上海在全国排名第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利用现有工作基础,继续促进干细胞研究的健康、持续发展。 中科院院士林其谁表示,上海在 干细胞领域大有可为。他建议,国家科技部、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必须制定干细胞研究的实验标准。上海社科院生命伦理学专家沈铭贤教授也表示,“黄禹锡事件”提醒干细胞领域的科研人员,必须恪守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政府在加大对干细胞研究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国家级生命伦理委员会,对国家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立项前应进行伦理评审,并进行伦理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