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号重蹈哥伦比亚号覆辙 美国宇航局难辞其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1日 13:28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1日消息,“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时,部分绝缘泡沫脱落,并击中了机翼。宇航员能否安全返航因此蒙上一层阴影。美国媒体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错误判断是导致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 6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其高层领导在会议上达成共识,即:“发现”号发射升空时外挂油箱绝缘泡沫脱落的可能性已经降至“可以接受的程度”。200 在对所有情况进行仔细核对后,美国航空航天局排除了大块绝缘泡沫发生脱落的可能性,称他们已经研制出航天飞机历史上最为安全的外挂油箱。但在7月26日发射升空时,“发现”号还是有绝缘泡沫从油箱上脱落。 这块绝缘泡沫重约0.9磅,如果再提前一分钟从外挂油箱上脱落,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另一起大灾难。事后来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美国航空航天局令人疑惑的错误判断,而且还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时,脱落泡沫重量约为1.67磅。 在“发现”号发射之前,许多可能非常有效的测试并没有进行,一些创新解决方案也没有得到重视。另外,美国航空航天局还一直信奉工程学上的一句格言,那就是“如果没有出现故障,你就不要去修理它”。 “经过两年半的时间,他们本来可以解决绝缘泡沫脱落问题的”,圣-路易斯大学的航天工程专家鲍尔-斯伊兹说。 在发射升空时,“发现”号的外挂油箱只使用大约8分钟,此后将自动脱落并坠入印度洋中。外挂油箱内装有50万加仑液氢及液氧,这些液体燃料都是极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在油箱的外部,包裹着一层绝缘塑料泡沫,如果没有这层泡沫,航天飞机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并出现结冰现象。 事实上,美国在发射航天飞机时曾两次出现绝缘泡沫脱落,最早的一次发生在1983年6月。也许泡沫脱落的次数还不止是这些,因为此前的发射大多选择在夜间进行,根本无法看见绝缘泡沫的脱落,外挂油箱在坠入大海后也难以找到并进行分析。 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29日称,“发现”号机组成员很快能解决泡沫脱落所带来的问题,工程师们也将考虑使用以前并未尝试过的修理方案。格里芬同时称,今后在设计新型航天飞机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将把乘员仓及货物仓放在油箱的顶部,而不是像目前这样放在侧面,以避免灾难再次发生。(王顺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