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称最坏打算让“发现”号自行解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 15:2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美国宇航局官员27日表示,为防不测,他们已经做好了“发现”号出现问题的最坏打算,制订了代号为“安全天堂”的紧急营救计划。 如果美国宇航局的专家最后判断“发现”号的安全状况出现了问题,不能安全返回地球,那么7名宇航员和航天飞机上的所有物资都将转移到国际空间站上,等待救援。“发现”号则将自行进入大气层解体。 7名宇航员将和正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两名宇航员利用补给物资在太空中生活一个月左右。美国宇航局则将在这段时间内展开紧急营救。美国航天专家承认,营救计划本身也带有很大的风险。由于国际空间站的补给物资有限,一旦出现问题,前往实施营救的“亚特兰蒂斯”号必须在一个月时间内发射升空,这意味着发射前的很多安全检查程序将无法完成。此外,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时将携带11名宇航员,人数之多在美国航天史上还是头一回。 如果“发现”号因为安全问题不得不进行自毁,那么美国宇航局将只剩下两架航天飞机,难以轮流执行任务。在2010年新的航天器投入使用前,美国的太空计划将受到严重影响。 体检7小时 没找到伤疤 “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脱落的少量绝热瓦和绝热泡沫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发现”号宇航员27日利用安装在航天飞机末端的可移动机械臂对“发现”号进行全面“会诊”,以评估飞机的安全状况。 首次体检没找到啥毛病 “发现”号宇航员按照原计划在27日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利用15米长的机器人臂对航天飞机的前舱和机翼进行全面检查,机械臂上安装了摄像镜头和激光探测装置。整个检查过程历时7个小时。 美国宇航局官员希尔说,这个检查步骤是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后新增的项目,但也是最危险的项目。宇航员在检查过程中的操作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如果机械臂和绝缘层发生碰撞,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宇航员和地面控制中心的专家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在其中一个地方,地面控制中心的专家要求进行二次检查,但是最后也没有发现毛病。 两名宇航员鲁宾逊和野口聪一27日检查了准备太空行走的工具和设备。他们将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进行三次太空行走,修复空间站部分受损的设施,同时练习修复航天飞机受损绝热瓦的技术。 初步判断好像问题不大 与此同时,宇航局下属肯尼迪、约翰逊和马歇尔三个航天中心的100多名分析人员正在对大量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绝热瓦和绝热泡沫的脱落是否对“发现”号造成了损坏。 希尔强调,他本人对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的三维图像进行初步分析后认为,不会有“严重的问题”。即使绝热瓦和绝热泡沫脱落,也在航天飞机可控范围之内。而且,到目前为止,专家还没有要求宇航员增加对“发现”号检查的范围。 “我们最终将根据数据分析作出判断,而不是凭借感情,”希尔说。 七宇航员“飘”进空间站 莫斯科时间28日16时54分(北京时间20时54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的宇航员打开航天飞机与空间站的对接口,在女机长柯林斯的带领下相继进入国际空间站。 面包和盐迎贵客 据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介绍,首先“飘”进国际空间站的是“发现”号航天飞机女机长柯林斯。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的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像绅士那样向到来的女机长伸出手,以示欢迎。为了欢迎暂停两年半时间后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两名宇航员特地按照俄罗斯传统为“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的7名宇航员准备了欢迎贵客用的面包和盐。 送去几吨的货物 “发现”号航天飞机除了搭载7名宇航员,还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几吨货物,其中包括水、氧气、新的陀螺仪等设备。在未来几天内,航天飞机搭载的宇航员将进行3次太空行走,更换空间站外一个失灵的陀螺仪,并在空间站外安装一处外部堆放平台,用于储存空间站上的物品。此外,他们在太空行走时还将检查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瓦的情况。如果发现航天飞机机身出现小裂痕,他们将对裂痕进行修理。 飞船打滚为体检 对接之前,航天飞机于莫斯科时间14时15分(北京时间18时15分)作了一次翻转,在国际空间站下方183米处,使机腹面向空间站。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的俄罗斯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和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利用高清晰度长焦数码相机对航天飞机进行了全面拍照,以检查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瓦是否受到损伤。预计,相关的分析结果将在本周末得出。 “亚特兰蒂斯”号不能升空 由于26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时仍发生了绝热泡沫材料脱落的情况,美国宇航局27日宣布,在这一问题解决之前,宇航局将暂停今后的航天飞机发射计划。 美宇航局航天飞机项目主管比尔·帕森斯27日晚在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作出上述宣布。他说,26日上午“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两分钟后即有一大块绝热泡 沫材料从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上脱落。他强调,在这一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宇航局将暂停未来航天飞机发射计划。 帕森斯说,“发现”号非常侥幸,假如绝热泡沫材料脱落得再早一点,会给“发现”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看来这块绝热材料并没有击中航天飞机,但还需要对航天飞机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认机身没有受损。 这意味着,即便“发现”号需要救援,也不能派“亚特兰蒂斯”号升空。 专家点评 能否回家?难说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认为,对“发现”号外挂燃料箱上的脱落物下定论目前还为时过早,“发现”号需要接受进一步“诊断”,以确定其是否受到损害。 焦维新说,“哥伦比亚”号失事的原因是脱落物击中了航天飞机左翼,而航天飞机两翼前缘是最为“敏感”的部位。航天飞机返航进入大气层时,其两翼前缘的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最高可达1600摄氏度。 焦维新说,一旦航天飞机已经被脱落物击中,让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修补航天飞机的做法还处于试验阶段。这种方法可以修补一些程度较轻的损害,如果航天飞机机翼前缘受损,通过太空行走修复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机翼前缘是一种增强型的碳-碳结构,中间是充气的,美国一位航天专家曾表示“修复空气是不可能的”。 而使用“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前来救援的方法可行性也不高。美国宇航局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改进设计、将“发现”号送上天,结果升空两分钟后就有碎片脱落。由于国际空间站资源有限,一旦使用“亚特兰蒂斯”号进行紧急救援,航天飞机将必须在1个月内升空,很多安检程序将无法完成,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险和损失。 就目前看,如果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发现”号7名机组成员的安全很可能就系在了俄罗斯“联盟”系列飞船上。俄罗斯飞船虽然没有美国航天飞机宽敞(每次最多可乘坐3人),但毕竟是目前最为安全稳妥的救援方式。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