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天上地下总动员 宇航局忙着研究录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 08:1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目前,人们都迫切想了解脱落的碎片是否已经对敏感的机身造成了损伤。宇航局下属肯尼迪、约翰逊和马歇尔三个航天中心的100多名分析人员正在研究录像资料。进行完整个程序大概需要几天时间。约翰·钱农称:“我们将一帧一帧地检查画面。” 为了全面掌握航天飞机升空过程中真实情况,有关方面出动两架飞机和100多个摄像师从不同角度观测“发现”号起飞以及进入轨道的全程。地面观测人员表示,航天飞机已在发 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在7月31日揭晓机身是否受损的悬念,如果损伤部位是在机翼上,即便是极为微小的裂缝也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如果是在其他部位,可能不会造成这种后果。 宇航员准备出舱查看 宇航员升空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受损部位进行检查。在升空后第一个工作日,他们对50英尺长的机械臂进行了改装,增加了50英尺的带有传感器的延长臂。当改装工作完成,3名宇航员将操作这条加长臂对机舱和尾部的隔热瓦以及机翼两端和前端进行检测。这项检测工作同样暗藏着很大的风险,如果这条“手臂”和机身发生了碰撞,就可能对其表面造成损伤。 在此之前,“哥伦比亚”号失事调查小组曾提出建议,如果“发现”号“受伤”,宇航员在“发现”号进入轨道后进行太空行走,使用全新的工具对机身进行修复。 但是修理技术是否有效还有待在太空环境下进行试验,而且“发现”号的宇航员们在出发前就曾表示,他们并不想在返航时把希望寄托在“补丁”工程上。 空间站为其拍照体检 在“发现”号航天飞机抵达国际空间站时,正在空间站上工作的两名宇航员将用数字相机为飞机拍照,这些高清晰度照片将被用于研究飞机腹部的绝热材料是否在发射时受损。 据俄飞行专家介绍,尽管经过大量技术改进,绝热材料在航天飞机升空时受损的几率微乎其微,但美国宇航局为以防万一,还是请求空间站上的两名宇航员拍摄航天飞机的照片,并及时发回地面。 当“发现”号航天飞机于28日飞到距离空间站下方大约180米的位置时,女机长柯林斯将控制航天飞机作一次翻滚,令机腹面向上方的国际空间站一段时间,然后翻转回来。这时,空间站上的俄罗斯宇航员克里卡廖夫和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将通过“星辰”号服务舱面向地面的舷舱对航天飞机进行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