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看神童如何批量生产 脑科学开发热潮与悲凉(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7:27 北京晨报

  文/赵王月 罗德宏

  链接·人物

  “神童”魏永康

  为何退学

让我们打过A有奖励分 05年百姓赚钱直通车!
UC:激情网络生活 地主牌好你就亮!

  魏永康,1983年6月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两岁的时候就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他4岁进小学,8岁上中学,13岁读大学,17岁时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在华容县是小有名气的“神童”。魏永康的成长经历可谓一帆风顺,然而,长期以来生活环境的闭塞、自理能力的缺失、来自母亲的巨大学习压力,特别是在一年半前,他从中科院退学回家的经历,已使现已22岁的“神童”的状况悄然改变。

  天才少年不懂交往

  8岁的永康上中学在当年的华容县是一件轰动性大事,为了能让年幼的永康顺利开始中学生活,一中甚至提出要把他们一家都接来。

  华容一中前任副校长易三祥,在永康念高三的时候正好担任年级负责人。易三祥说,魏永康既是天才,又是怪才,他的性格、智力、天赋都表现得和一般人不同。易三祥认为,魏永康天才方面的直接表现,就是什么东西他一看就明白。有的甚至看也没看,比如一堂课45分钟,他最多听5分钟。至于“怪”,就是尽管他智力超群,但却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交流。

  据易三祥介绍,魏永康在湘潭大学毕业时,华容一中原来的校长到湘潭开会特地去看望他,看到他长高了、懂事了,校长就说,“魏永康你懂事多了”,他却说,“那我还是没有你懂事”,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该怎样交往。

  饭来张口直到高三

  魏永康上中学时,妈妈曾学梅一边要到百货公司继续上班,一边又要到一中去照顾永康,给儿子的喂饭一直持续到高三。在曾学梅看来,这些本应永康自己做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有读书、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在两地的不停穿梭之中,曾学梅盼到了儿子中学毕业,而她自己却也下了岗。

  下岗之后,曾学梅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儿子身上,而永康也不负众望,2000年,年仅13岁的魏永康以592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省重点大学——湘潭大学的物理专业。此时,曾学梅作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到湘潭去,继续陪读。

  魏永康家的墙上写满打油诗。

  母亲陪读大学3年

  湘潭大学对于13岁少年大学生的到来给予了充分重视,当时校领导亲自主持欢迎魏永康入学,校党委宣传部还安排曾学梅在学校做勤杂工以补贴家用,而且在学校住房本已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

  据悉,在魏永康大学4年学习期间,有3年是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即使到了第4年魏永康搬到了学生宿舍,妈妈仍然形影不离。大学3年间,魏永康还像初中生一样,生活自理问题都由母亲一手包办。曾学梅说:“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衣服、袜子,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

  魏永康大学时的班主任黎培德教授认为,尽管13岁就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位天才少年各方面的机能却非常短缺。黎培德说:“大一寒假时我曾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我说你做两件事,第一件是练练钢笔字,你的钢笔字写得跟小学生差不多;第二件是把中国四大名著读一遍。寒假之后我问他,你看了没有?他说妈妈不让读。好像学习就是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这种学习太狭隘了。”据央视《新闻调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神童新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