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研制人造太阳专题 > 正文

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10:47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12月23日电 (孙翔 偶正涛) 世界上第一台全超导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的最后一个外包组件外真空杜瓦日前运抵安徽合肥并通过了专家验收,记者日前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这意味着历时4年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建设已进入总装冲刺阶段,明年将如期完工。

  石油、煤等资源的广泛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而大规模利用水能又有可能存
在生态隐患,人们对在未来模拟太阳、利用热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无限的清洁能源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专家指出,现有地球海水中富含的氘如果全部用作热核聚变的燃料,能释放出足够人类使用百亿年的能量,并且其反应生成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因此,如果能在地球上实现对核聚变的控制,让核聚变能源持续有效的为我们所使用,就相当于人类有了第二个太阳一般。于是,科学家形象地将这种能持续稳定输出聚变能的装置比喻为“人造太阳”。

  热核聚变需要在上亿度的高温下才能产生,但目前在地球上只有在原子弹爆炸时才能产生这样的高温。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被称为“托卡马克”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期望利用巨大的环行超导磁场

等离子体进行加热、约束,在不产生巨大破坏的状况下创造热核聚变产生的物理条件。

  为了探索和平使用热核聚变

能源的方式,我国从1990年开始兴建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历时3年建成的国内第一台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使我国成为继俄、法、日之后第4个拥有同类实验装置的国家。经过10年探索,HT-7已经能使实验中最高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并获得可重复的大于60秒的放电,每轮实验均由来自多个国家的数十位科学家共同参与,获得众多参数位于世界前列。

  现已进入总装冲刺阶段的EAST是我国从2000年开始建设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作为国家“九五”期间立项的六大科学工程之一,其总投资额近两亿元,明年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第一台非圆截面和全超导托卡马克。作为HT-7的升级装置,EAST的规模、性能都远超出它的前辈。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非圆截面和全超导技术,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建成后能使等离子稳定运行的时间达到16分钟以上,获得1亿度以上的高温,远远超出现有最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在未来核聚变反应堆的工程技术和物理基础研究方面将有重大意义。

  据专家介绍,按照我国和国际在热核聚变方面的研究进展推测,“人造太阳”提供的能源有望在本世纪中叶投入商业化运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200,000篇。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