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笔记本 > 正文

现象与本质:透视品牌机降价的规律与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9日 08:36 太平洋电脑网

  文/狗儿

  很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时候,都是非常关心其价格的,这个也是正常的现象。而商家也是针对用户这一特点,也经常拿出降价这个法宝来刺激市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对降价这一行为也是觉得理所当然,每过一段时间PC就会“自然地降价”,一般消费者对一些心仪的产品,如果其价格不在自己的消费程度下的时候,也常常会有“等其降价再买”的心理。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些疑问:为什么产品一定要从“天价”慢慢地去降下去,其成本底线究竟是多少的,而更为人们关心的是降价后的产品质量问题是否还和原来的一样呢?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张国荣风采依旧一周年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价格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

  只要对市场有所留意,就会发现不光是PC,其它很多商品都有着这样的规律,就是刚刚上市时其价格都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感觉上其定价都是有点不合理的现象。最要命的是,刚上市的产品其价格虽然较高,但是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价的,这样就令到很多消费者即使对新品有购买欲望,其价格虽高也能承受,但是却受不了其过高的贬值速度。在PC来说,新品在一两个月内大降1千以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既然商家们也知道这种情况,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在刚上市的时候就把价格拉到比较“正常”的水平呢?其实这里也有着商家的原因的:PC的新品,一般来说是采用了新的平台或者新的概念组合。对于前者来说,新的平台就意味着有新的硬件,而新硬件的货源问题就直接影响到PC的产量。像以前P4处理器刚面市的时候,其货源问题就一直影响了各大厂商的P4机型的供给量,以至在初期很多时候都是有价无货,虽然那时候也是天价。所以,新品的货源一般来说在前期是不会很充足的,因为它客观上受到PC配件供货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在主观上,新品的投放市场也不是说像宣传那样轰动的,由于新平台的接受程度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所以前期厂商们也会有试探性的心理,或者是由于其稳定的平台也不会在初期就定型下来的,一般是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新品的推出也不会大规模地去量产,而这些因素就制约着其初期的成本就要消费者来承受了。而如果其新品是新的组合,例如像这几年所推出的影音PC、家电PC、瘦身PC等等,这些多是概念功能上的新组合,这些虽然受到PC配件的影响相对前一种会少一些,但是由于这些概念性的东西要消费者接受更是不太容易,所以厂商们也是抱着一试市场的态度,想在前期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前期售价也是不理想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厂商选择了前期高价路线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有价无货对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要顾及的。

  其实,从以上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即使是没有受到货源的影响,新品的大量量产也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所以前期价格定位问题保持高一点对商家是有利的,而之后的降价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像以前423接口的P4,如果在那时候大规模入货量产P4机型的话,那么库存的压力肯定是大得不得了。像近来的新品prescott核心的P4机型,现在的销量其实并不大的,也有不少厂商正处于观望的态度,而有消息指出目前这个新核心的P4供货方面也是不足。不过目前一些二、三线品牌以此作为商机,大打低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眼球,以至市场上出现了有价无货的现象,而商家却称为“热销”,这些都是市场上的运作问题,就不在这里讨论了。

  降价是否以降质为代价

  上面说了新品降价是“合理”的现象,但是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即使不是新品,降价也是必然的,而且是每过一段时期就会降价,搞到我们真不知道PC究竟还有没有底线,都说是微利时代了,那么一降再降的现象又怎么解释呢?PC利润的确是比以前低了不少,这个在其它IT电子商品中也是如此,这是大势所趋的事情,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利润变小了,但是其需求量却是在增加,所以总利润并没有变小甚至还是在提高,不过在销量高的情况下,管理及售后服务这些的难度也是在慢慢地增加增加,所以也越来越多厂商说PC不好做了。但是降价之风是越刮越烈,你不跟风的话市场表现就压力巨大,所以厂商也是想尽办法来降价,而当中消费者所关心的就是降价前后产品的质量问题会不会跟着改变了。因为在不少的电子产品中,我们会经常发现第一批货与后来的货在用料方面会有些差异,而在PC上会不会这样呢?要了解这个我们就要清楚一下PC配件的选择问题。我们知道,PC中价格变动较大的是三个配件,CPU、内存、硬盘。而一些一线的PC厂商,他们的订单量很大,一般都可以拿到比较稳定的价格,虽然也受到市场上价格的影响,但是影响会比零售市场小一些,所以我们看到DIY兼容机市场的价格总是会比品牌PC的价格要来的明显,而这些配件虽然总体上是跌价,但是当中还是有升有跌的,而品牌机的表现是较平稳地去跌价。这些价格空间除了先期的相对较高的利润的压缩外,其它方面就是这些配件的价格的下调了。从这个因素去看的话,其降价就不会是以降质为代价。

  但是不可否认,有一些厂商的降价是有缩水成分的,这些是我们消费者不知情的地方。比较明显的是显示器,不少品牌机在这里是有些文章的,因为代工厂商很多情况下是只打着PC厂商的LOGO的了,我们从外壳上根本看不出他们是出自何处,所以显示器的选取是一些厂商们节省成本的地方;显卡方面也是如此,同一批型号的显卡除了核心及显存容量一样外,其它的也有缩水的做法,这个在二线品牌中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在主板方面,也有着一些比较明显的缩水办法,那就是双通道主板变成了单通道,而内存也就自然变成了一条,主板芯片组自然也用了更廉价的,这些都是一些不太合理的做法,但是内部的变化厂商是不会告诉你的,而同一型号也没有说规定所用的配件一定要一样,所以这些都是一些默认的降低成本的办法。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降价虽然是必然的规律,但是我们也不要太大意,一味地去追求低价高性能的产品,如果你发现某个型号价格降幅比较大的话,你可要留点儿心了,要详细地去了解各个配件的情况,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你自身的利益,因为这些缩水的成分并非是违法的做法,你即使买回去后也是告不了商家的。不过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并不高,而像一些大牌厂商一般都不会用低质作为代价,所以总体上来说,对于一降再降的PC市场,也不必太过担心。


评论】【硬件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