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时评:向自媒体乱象亮出法治利剑

新华社时评:向自媒体乱象亮出法治利剑
2018年11月14日 07:38 新华社

  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开展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9800多个自媒体账号被依法依规处置,其中不乏“大号”。对此,网友纷纷点赞,认为此举“给力”“来得正是时候”。

  一些自媒体野蛮生长,种种乱象触目惊心。有的以解构历史、抹黑英雄为“能事”,靠诋毁英烈博眼球;有的以谣获利、以假吸睛,在社会热点事件中“蹭热度”“搅浑水”,靠传播虚假信息寻找“商机”;有的大搞“黑公关”,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行敲诈勒索之实;有的肆意传播低俗色情信息,宣扬错误价值观念,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些不良现象,违背公序良俗,突破法律底线,成为网络生态的重要“污染源”,社会公众对此反映强烈。

  自媒体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自行其是、任性妄为的“自由之地”。自媒体乱象看似发生在网络空间,实际上深刻作用于社会生活。去年某地发生的“疑似幼儿园虐童”事件中,一些自媒体账号罔顾事实,编造和炒作谣言,渲染焦虑恐慌情绪,让不少网友“中招”,对公安机关查办案件造成不小干扰。类似问题并不少见,值得引起高度警惕。如果任由自媒体乱象愈演愈烈,冲击社会秩序,扰乱世道人心,势必对社会造成更大危害,给公共利益带来更大损失。

  对法律和责任保持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自媒体健康发展的基础。眼里只有钱,难免走上自私自利的歧途。一些自媒体被金钱蒙蔽了心智,在利益驱动下,明里暗里干着违法违规的事,或许可以一时得利,却终将自食其果、害人害己。此次监管部门果断“亮剑”,既是除弊去疴之举,更意味着依法严管将成为常态,向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自媒体不是某些人非法牟利的“摇钱树”,作为自媒体从业者,须有守法的自觉、行为的自律、底线的自警,方能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为健康发展赢得空间、赢得未来。

  建设清朗网络空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自媒体依法运营,监管部门严格管理,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各方都行动起来,坚持不懈抓下去,不良现象就会逐渐失去生存土壤,风清气正、有秩序有活力的网络环境才会成为现实。

自媒体低俗黑稿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