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互联网能“造人” 也能“吃人”

纽约时报:互联网能“造人” 也能“吃人”
2018年11月02日 00:36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日凌晨消息,《纽约时报》日前发表文章称,互联网可以用来拓展知识,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但同时,它也成为了一场操纵偏见和转移仇恨的噩梦。

  作家诺拉·埃弗隆(Nora Ephron)曾写过一篇精彩的文章,讲述了她和许多其他人对电子邮件的迷恋轨迹:从发现这种快速的新联系方法时的兴奋,到以致于无法放弃它时的苦恼。

  事实上,我(本文作者法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对整个互联网都有这种感觉。最初,它是一个闪亮的梦想,可以用来拓展知识,加强人们之间的联系。而如今,它却成为了一场操纵偏见和转移仇恨的噩梦。

  在向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和其他人邮寄炸弹包裹之前,塞萨尔·塞阿克(Cesar Sayoc,炸弹邮包嫌犯)在互联网上得到了鼓励,虽然不是邮寄炸弹包裹那么明确的指示。

  当他上周五在佛罗里达州被捕时,人们发现塞阿克似乎很符合现代极端分子已经为人所熟悉的所有特征:在互联网上很激进,同时也陷入了党派之争的漩涡。

  在塞阿克被捕后的上午,罗伯特·鲍尔斯(Robert Bowers)被指控在匹兹堡杀害了11名犹太裔美国人。同样,也是互联网激起了鲍尔斯的疯狂,滋养了他的血腥幻想。

  不同的是,塞阿克在FacebookTwitter上营造了自己丑陋的小环境,而鲍尔斯则在另一个社交网站Gab上为他的种族主义、仇外心理和反犹太主义激情发现了一个更加安全的避风港。

  同样因为互联网,尤其是其隐私性和匿名性,迪兰·鲁夫(Dylann Roof)才得以研究白人至上主义,并形成了他邪恶的信念:暴力是必要的。随后,在2015年6月,他进入了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Charleston)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堂,射杀了9名非洲裔美国教民。

  还是因为互联网上——确切而言是在Facebook上——阿利克·米纳西安(Alek Minassian)宣誓效忠“非自愿独身者起义”(incel rebellion)。后来,他在4月份开着一辆面包车,在多伦多撞倒并杀死了10人。

  就是这些互联网的小块聚集地,扭曲了所有这些人的世界观,让他们相信:他们的愤怒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纯洁的。

  科技一直都具有两面性:潜力和危险并存,而互联网正是这种技术悖论的体现。在学习、游览和良性社区建设方面,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在谎言传播、兴趣狭隘化和对共同事业侵蚀方面,也是无与伦比的。

  它制造了恐怖分子。但它还要隐藏这一切,把真实信息和不实信息混为一谈,以至于让人们难以分辨真假。

  但不要把互联网从我们手中拿走,要把它从硅谷巨头手里拿走,因为他们的产品依赖于我们的网络成瘾。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曾表示:“那些承诺改善我们生活的平台和算法,事实上可以放大人性中最坏的倾向。”

  在照片共享网站Instagram上搜索“Jews”(犹太人)一词时,大约有11696个帖子带有“#jewsdid911”(911是犹太人干的)的标签。这些帖子疯狂指责犹太人袭击了世贸中心,同时还配有荒诞的图像和视频,旨在把犹太人妖魔化。反犹太主义很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如今的传播系统却完全是现代的。

  令人恐惧的是,我们还不确定如何对自由言论和自由表达进行适当的监管。但我们确信的是,我们需要以比目前更紧迫的态度来迎接这一挑战。民主正受到威胁,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李明)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