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致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4:40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

  3月21日,由中国电子报社、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共同举办的“中国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论坛”将在北京召开,并出版《2008CCBN特刊》。新浪科技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图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以下为其发言内容:

  黄升民:谢谢王司长,谢谢各位嘉宾。

  首先是祝贺2008中国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论坛的圆满成功。另外,也想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就是数字电视也好,还有互联网也好,整个新媒体的发展都特别地迅速。但是,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大家,就是说商业模式的建构,始终是很麻烦。就是增值服务说白了,我们能不能有一种新的可增值的突破口。那么,这一块我想谈谈我的个人看法,所以我把它个名字叫做“新旧”“分聚”间的突破。

  我想,首先大家必须有一个话语平台。我们必须最现在所谓的数字媒体所发生的有一个概括,就是说新的媒体的实质是什么东西。这样,我们才能讨论我们的商业模式。

  那么,新的媒体,通常我们会用技术的眼光去看待它。比如说互联网从1.0到2.0到了3.0等等。还有IP电视、移动、手机等等。那么在坐的诸位基本上都是理工科出身的,所以大家通常会用技术观点套用这个媒体,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应该不管技术的新旧,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是做什么。我觉得应该回到原点,就是它是传播的东西,传播的东西才是根本的东西,而不是从技术的新旧考虑商业模式。

  那么,《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一个非常好的定义,就是什么是新媒体?撇开技术层面来讲,就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这是新媒体。那么,我觉得这个定义是非常有用的定义。它把所谓的受众、生产者、媒介等等,都把它撇开一边,就是从传播的功能去看待。那么,这个时候从传播的功能来讲,其实我们也看到有几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的一个变化,就是整个受众的这种信息接收的模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从注意的形式到行动,这样的模式广告界用了100年,这是现行存在的方式。互联网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人们在接收信息和检索,它还有共鸣、共有。我们经常讲我们进入互动、双向,那么我们要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要求有双向?为什么人要求有互动?其实,这是互联网的一个传播方式所带给我们的一个结果。我们要检索,要产生意见的共鸣,要发表我们自身的一些看法,所以就有了互动这个需求。

  那么我们还看到,大众媒体的经营方式,也因为这种新媒体的出现,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我们紧扣的就是它的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比方说我们以前说供求关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我们是完全竞争的。后来,我们经历过一个黄金时代叫做大众媒体时代,那个时候是供不应求的。那么,后来我们又看到了两个现象同时存在,一个现象我们叫做寡头垄断的现象,供给很大,需求很大,但是总会有瓶颈。比如说我们举例,中央电视台去年的广告费达到了112亿元。那么,它真的是一个瓶颈。只有这样的一个垄断,它才可能获取那么大的利润。

  那么,我们再看到互联网带给我们一个时代,包括我们数字电视的时代是什么时代?其实是恢复竞争的时代。也就是说,你的瓶颈解除了之后,频道被大量地释放出来。这个时候供求关系的紧张就趋缓。所以,我们是供求趋近于平衡的状态,这个时候商业模式是非常分散,很难垄断。所以,我们的商业模式说找钱很难很难,不是找钱难,而是找大钱很难。所以,这一点上,商业模式应该追溯到它的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

  那么,我们说新媒体相关的产业链和它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是供求关系是趋于平衡的。那么平衡的时候,我们说生活者,就是这个产业链的源头,它已经接近了无限生产,就是专业的门槛越来越低,谁都可以充当生产者、发布者。那么,传输的成本也越来越低,所以接近于无限。那么还有一个需求,因为它是精神产品、文化的需求,它也是趋于无限的。

  那么在这种时候,其实我们说商业模式的建构,主要在这三个领域里面。一个是我们所说的内容产业。那么,所谓的内容产业,就是过去的简单的一些产品,经过商品化、规模化,它可以形成大的集成,这叫产业。那么,这样的产业其实作为内容的生产者,现在所说的台内数字化,实际上是一种流程的再造。把原来80%的素材垃圾,重新变成了有用的,多种分发的素材的内容平台。那么这种时候,其实现在也经常看,就是我们的媒资管理系统,我们的内容VOD的片库等等,其实都是基于这个原理而来的。大量的可以编辑,大量的素材可以组织,像在日本也是一样的。一个很传统的电视台,他可以有600个终端。那么,可以为高清、标清提供他的节目频道的素材。还有,我们看BBC也是一样的。

  所以,未来的内容产业化的出路,是面对所有的信息终端,提供海量的信息内容。那么,这个具体的技术实施,因为我不是工科的,我只能说,其实方向就是大量的内容趋于定制。那么,这种时候可能更适合我们商业模式的建构。

 那么我们说,其实很大的一块是网络。因为这一块我们在坐的有两个大的部门,广电、信产部。那么现在信产部升格了,但是依然是两块,通信的和广播的。那么这两种其实一样结构的融合,所谓的网络的融合,物理网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东西,大家都在谈三网的融合。我撇开它的话,我是关心它的商业模式。两个非常不同的商业模式,它的竞争其实一个是对内容的控制,一个是对用途的控制。其实真正的竞争,是在这两个方面。互相想进入的领域,是在这两块。

  那么,在这种时候就形成了我们说的在新媒体领域里面所看到的。比如说有线数字电视对的是IP电视,我们看到的移动多媒体对的是所谓的3G手机。那么,还有我们看,其实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核心的问题是争夺建构个人和家庭信息平台的权利,这是根本。所以,在这里当然会形成我们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商业模式互相地竞争、竞合。

  那么在这里面,其实说到网络的竞争,讲得最关键的问题对终端的控制。其实对于终端的控制核心的问题,也是未来我们商业模式建构应该从这里面考虑。因为所有的商业都是一种营销的过程,就是说有需、求。互相达到一个交换,才能形成商业的交易。那么这个时候,其实真正是在信息平台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图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致辞
·图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致辞(2)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企业服务 
智投助力企业广告营销  新浪智投-中小企业网络广告金算盘  pfpif.sina.net
爱学习上新浪教育  好好学习 天天上『新浪教育』  pfpif.sina.net
金融危机如何留学  一手资讯 一线专家 全面解析 新经济形式对留学的影  pfpif.sina.net
听,就听值得相信的  通过更权威更可信的信息平台了解公务员报考信息  pfpif.sina.net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