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条短信一个铃声一种礼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16:07 深圳特区报

  公交车上,写字楼间,电影院里,聚会派对……在你生活和工作的任何地方,手机如影随形。那么,你是否意识到——

  一条短信一个铃声一种礼仪

  “噢,有电话啦!噢,有电话啦!……”安静的办公区域,突然一个座位里传出一个孩子欢快的叫声,是某位职员的手机铃声。虽然大家已经习惯了这个铃声,但每次它突然响亮地叫起来时,还是让很多人不禁一愣,工作思绪猛然被打断。

  如今,我们有很多时间离不开手机,虽然都市人无意识的携带与使用已令它于每个人如刷牙洗脸一样习以为常,但它带来的一系列改变及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十多年前,最早的手机拥有者热衷在大街上骄傲炫耀地大声讲电话,如今已成为了极令人反感的行为。

  手机礼仪也是随着手机的普及而慢慢出现的,不同场合该怎样使用手机已经渐渐有了潜移默化的规则。比如,看演出时、开会时,大家都会自觉地把手机调为振动;而随着短信、彩铃的升级换代,越来越多被人们逐渐认同的手机礼仪新规则浮出水面。作为现代社会的成员,我们每个手机使用者,应当试着认同一个和谐文明社会应该有的手机礼仪标准。

  个人“喜好”:发个短信代替电话

  个案:小雨是个内向的女孩,她有个癖好:不喜欢给人打电话,除非是迫不得已。上司虽然不算格外欣赏她,但对她的工作还是满意的。而小雨对上司则充满敬畏,上班时间之外,她绝对是躲着上司走路。一次,小雨有急事不能按时上班,她又非常畏惧直接跟上司请一个小时的假,犹豫片刻,她选择了发短信:领导,我今天有事晚到一会儿,向您请假。上司没有回短信给她。

  小雨到了单位,上司没有跟她讲话,而且脸色非常难看,她感觉不妙,赶紧坐到座位上。从此后,她发誓再也不请假了。

  点评:下级给上级打电话都是非常需要注意礼仪的,更不用说小雨采用发短信这种行为,虽然她在请假那一刻躲避了直接跟上司通话的“恐怖感”,但短信请假的结果适得其反:请假对单位的管理者来说,他需要及时调整工作团队的运作,而小雨发短信行为的潜台词却非常“自我”:不管你同不同意我是请假了,第二是对上司体现了一种不尊重,重要的事情应该通过打电话才能显示诚恳,短信则显得对上司轻描淡写;第三是对请假本身的不重视,因为你无法知道上司有没有及时看到短信,万一没有收到或手机不在身边怎么办?

  对小雨来说,她并没有这些想法,但短信请假却会令上司对她有片面认识,而她自己则会更加害怕与上司交流,实在是不划算。

  无聊时光:朋友之间“信骚扰”

  个案:周女士坐在台下开会,会议冗长又没太多实质性内容,闲来无事,她一时兴起,给朋友发短信:“干嘛呢?在忙什么呢?”朋友回个短信:“正上班呢!”“有什么好忙的?给你发个笑话……”周女士开了三个小时会,发了两个半小时短信,她的朋友上班时手机不断响起,不看又觉得不好,看了不回好像还不合适。周女士的朋友一下午就因为这没什么实际内容的“信骚扰”变成什么工作也没做。

  点评:短信是方便了和朋友联络感情,但是没什么正事,短信息没完没了发给朋友,虽然周女士找到了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可是她的朋友却可能因此手头的工作一直无法延续,却又不好拒绝。上班时间每个人都在忙工作,即使不忙,也不能没完没了地发短信。如果对方正在主持会议或者正在商谈重要事项,闲聊天式的短信更会让对方心中不悦。

  短信是促进朋友之间交流感情的好方式,但绝不能让它在朋友间过于泛滥,甚至招人嫌,累及朋友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内疚时刻:无名短信倍感尴尬

  个案:今年元旦那天,赵刚有点苦恼,虽然他至少收到几十条祝贺短信,但其中有近十条是没有署名的短信,这不,又来一条:“愿我的祝福伴随着新年的雪花一起飘向你……”恰巧赵刚的手机前段时间出了问题,进行了一次设置总复位,结果他没想到由此丢了很多电话号码。这些无名短信怎么说发信人也是白白浪费了一角钱,赵刚也不好意思在回复中问对方是哪位,祝福虽然温暖人心,却不知它来自何处,这令他心存愧疚。

  点评:其实赵刚也不用内疚,对于发短信者,他(她)欠缺了一个最基本的礼仪,如果平时与收信息人较少联系,在发短信时就应首先想到,要署个名字,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对方手机里一定还存有你的号码。

  发祝福短信可以在最后面署名,而如果是叙述事情的话,发过去的短信应该首先问好,然后说我是某某……再叙述具体的事情。

  愿意主动发祝福短信的人当然是有礼的人,但如果记得署上名字,这不更让你愿送去祝福的人感到十全十美吗?

  “手机吼叫”:最烦人的噪音

  

澳大利亚电信公司与有关专家以及餐厅剧院等行业的代表共同合作,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对使用手机的态度的研究。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吵闹的铃声现在已经成为最烦人的噪音。

  调查显示,人们主要对下列手机使用行为表示不满:打手机时声音过大;在餐馆使用手机;在其他不合时宜的时候使用手机;在谈话中接听手机。这项研究的对象既有手机使用者,又有非手机使用者,6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年中,手机使用者越来越少地顾及社交礼貌。

  调查还发现,在一些场合,发送短信息往往比打手机更合适一些。95%接受调查的人认为,在看电影时或在剧院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另外,83%接受调查的手机用户反对在像教堂婚礼类似的公众场合使用手机,也有50%的用户认为发送短消息同样是无礼的,虽然这些被调查者都使用短消息服务。

  在国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你在车厢中可以看到许多标记,除了“禁烟”标记外,还有“请大家不要使用手机”的提示。在英国,一位艺术家建立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以反对手机吼叫为主题的内容,提倡文明使用手机。他认为有很多人喜欢对着手机大声讲话,声音大得没有必要,不知不觉地把周围的陌生人都卷进自己的私事之中,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手机吼叫”。

  都是它们犯的“错”

  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新鲜的用法玩法不断出现,自己开心没问题,但是记住不要影响别人的空间,毕竟这是一个群体的社会。那么,手机还有哪些“恶习”值得我们“讨伐”?,

  个性铃声表错情

  过于个性化的铃声应注意使用场合。这就像穿衣打扮一样,分家里和家外两种。过于暴露的衣服可以在家里随便穿,但在办公室、在拜会客人时就不能穿,手机铃声也是。

  现在很多年轻一族喜欢选用“爸爸,来电话了!”“妈妈,来电话了!”及狗叫声,女鬼声等,这些铃声在办公室和一些严肃场合不断响起的话,对周围人是一种干扰。如果确实喜欢用,就应当适时将铃声调到振动上。

  铃声内容怎能粗俗?

  从彩铃内容来说,不能有不文明的内容。比如像“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着实不雅。让拨打者备感尴尬,试想一下,如果是领导突然有紧急工作找你,听到这种铃声一定非常不适。还有一些铃声比较容易让人反感和导向性不好,比如“鬼子进村了”,“我是主人的心肝小秘……”等铃声,无疑会增加大家的不快和反胃。

  手机偷拍最可恶

  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位女孩刚进商场的

卫生间,突然伸进来一个手机,对着里面就是一拍,女孩被吓坏了。报道之后很多人认为照相手机有侵犯他人隐私及肖像权等隐患。虽然拍照是手机的功能之一,但你也不要因为拍得方便就随意拍照。不要在车厢、剧院、餐馆等地方用摄像手机对着行人拍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