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ron对商业通信卫星政府市场的分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16:14 《卫星与网络》杂志 | ||
王琦 翻译 就在商业电信卫星市场持续出现入不敷出的趋向时,卫星系统的运营商们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政府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有利因素,尤其是美军用户。 这种变化与商业卫星运营商为了增长的机会去追求最新时尚的倾向并无二致。在上 政府市场是治疗当前市场下滑的一剂良药。根据那些以传闻和市场表象为基础的分析,政府市场显示出为卫星运营商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会。而Futron的评估则是商业卫星运营商拥有潜在的巨大的政府需求,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合作,并且要求商业卫星运营商在经营方式方面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基于我们对政府和商业企业的支持,Futron已经针对这一情况开展了研究,形成了结论并提出了建议,以保证卫星产业能够实实在在地把握政府市场。 1 背景 目前商业卫星产业已经看到了曙光的说法已不再新鲜。总体上说,电信市场出现了疲软,商业卫星的容量尤其如此。许多商业宽带提案已经在退缩、硬挺,或者放弃。光缆的建设面很广,而光缆容量的价格因为需求的巨大而降了下来。一些商业和投资银行已经从卫星领域撤资,使得商业卫星产业与金融市场的联系减少。所有这些因素已经迫使部分商业运营商为了提高卫星 星座的利用率,去寻求新的市场。卫星容量市场的疲软,缘于近来世界范围的卫星电信供需关系的失衡。2002年,前所未有的980个等量转发器的卫星容量被推出(如图1所示)。这一事件提高了全球卫星带宽15%的供应量。与此相对照的是,2001年只发射了376个等量转发器的卫星。 这些卫星容量中的大部分已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预订了出去,当时恰逢因特网和相关电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因为卫星的容量总能够得到众多富于竞争性的电信业务承载商和其它客户的使用,卫星运营商并没有作过严格、客观的市场分析。 然而,就在增加的容量被预订和逐渐得以利用的时间里,其中许多新客户惨遭淘汰,甚至传统型的、曾经稳固的客户也降低了他们的增长速度。因此供需关系失衡,供应几乎是需求的两倍。如图2所示,Futron预测今后数年里供需仍不会达到平衡。此图的供应曲线由Futron研究得出,包括目前在轨的卫星、现在已公布的未来卫星发射计划,以及可能置换的卫星(即没有新的增长)。 电信产业下滑的另一个结果是地面宽带的价格跌破了底线。表1是近4、5年来地面几个主要光缆线路容量被大量订购后价格下降的数据。 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卫星运营商急于开发新型市场。 2 政府市场 美国政府对卫星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军方具有许多只有卫星相适应的任务要求。 在通信方面,卫星相对于地面传输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优点。 (1)多点传播和接入能力; (2)不受地理限制和对距离的不敏感性; (3)卫星业务不要求通信点之间的物理连接,也就是说: ○提前很少或不必提前作计划,或配置高成本的设施; ○降低了常规进功/破坏的脆弱性; (4)多模式的交互操作能让单一天线运营于不同(例如军用或商用)频率。 有意思的是,上述所列优点正是军事网络计划者的诸求,而不是商业市场的诸求。这也许是由于军事应用更多的是受实时业务需求的影响,而商业市场做决策时更多的是受价格的影响。 图3所显示的大部分任务要求,一般运行在军方拥有、运营和专用的卫星平台上。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军方开始不断加强对商业卫星的利用,以满足日常通信的需要。从此,美国军方迅速得出了商业卫星能够提高军事能力结论。因此,军方对卫星带宽需求的飞速提升并非偶然。 据美国空间司令部称,就卫星通信(简称为SATCOM)而言,已由海湾战争中50万部队使用100Mbit/s增长至了“持久自由行动”时5万部队使用700Mbit/s。在“持久自由行动”中,商业系统提供了大约60%的卫星通信能力。 军事通信的需求预计在未来将持续增长。据美军联合司令部的文件称,卫星通信带宽2010年战区所需容量估计将达到14Gbit/s。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美国国防部建设了目前和未来的诸多卫星系统。 (1)大约至2010年,将转型通信卫星建设成为美军全球通信的以网络为中心的下一代空间通信系统; (2)UHF(特高频)容量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由UHF 后继卫星( UFO)以及未来的“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卫星使用;(3)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的需要,Ka波段容量将服务于“全球广播系统(GBS)”和未来的GBS-II; (4)超高频容量用于视频、电视和远程医疗。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未来的宽带填隙卫星和DSCS- II卫星为战术和局域网提供高数据速率的通信; (5)超高频容量用于个人通信,由“军事星(Milstar)”以及未来的高级极高频(EHF)卫星提供。 这些专用星座完成了大部分军方对卫星容量的需求。然而,因为这些卫星系统并不总是配有C波段和Ku波段容量,它们在提供宽带视频和数据通信方面受到局限。这些业务在近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但反映在军事通信任务方面,同时也反映了军方向公众发布信息所需的通信需求。此外,这些系统的容量并没有反映军事应用需要卫星巨大容量的规律,尤其是在战争期间。 美国“911”之后的军事环境,已经为商业卫星运营商带来了满足军事卫星通信需求的机会。与此相对应,商业卫星运营商也强烈地希望寻找新的市场,看来这是一个“双赢”的十全十美的市场机会。 3 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军方不仅只是发现了商业卫星的容量。与其他政府机构(例如非常有名的国务院)一道,军方近年来已经签订了数个合同,获得了商业卫星容量。最大的一单是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的“国防卫星传输业务”的全球合同。还有用于特定指挥的卫星容量合同,以及“铱”星合同。 然而,以前大范围的扩展商业卫星军事应用的尝试,受挫于一系列技术、法律和文化的障碍。其中之一是《反亏空法》(Anti-Deficiency Act),该法要求政府机构在履行合约责任前预先准备好资金。“终止责任”被认定是法律责任。因此,任何具有“终止责任”的商业卫星通信合同,要求军方获得所有的资金,包括终止预先准备好的责任金。这种对预先准备好资金的要求,让军方在竞争的市场里购得多年的商业卫星容量变得更加困难,而其他用户在长期承诺方面则具有灵活性。 在当前军事通信需要商业运营商来满足的大好机会之际,军事用户和商业运营商的基本情况并没有改变。除了上述负面因素,军事卫星通信的需求具有不能按计划行事、短期、要求过分等特点。商业运营商很难满足这些需求类型,因为他们的经营模式以完全预订以及尽可能早地预订为目标进行运转。当然,正是商业运营商目前对这一模式的无能为力,使得他们寻求与军方客户的良好关系。 此外,美国国防部在如何利用商业通信卫星一事上面,近期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一部分人认为,近期计划的军事系统将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军事需求;一部分人不想将如此关键的基础设施建立在商业领域里;还有一部分人仍然认为,考虑到政策和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军方已经尽其所能了。 商业运营商则更开放,甚至热切地期盼着与军方客户建立关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军方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商业卫星通信的看法。现状很可能不会改变,但军方需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1)国防部为重要地区的市场容量付出高额租金; (2)一旦出现军事需求陡增的时候,存在不能提供足够的商业容量的风险; (3)商业卫星运营商的所有权结构,可能影响军方的获取所需容量的能力。 如果军方不想接受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军方必须建立新的方式。然后,目前还没有任何新方式提供的证据。 4 前景分析 上述问题复杂而根深蒂固,此报告仅只是触及表面。商业运营商需要以长远的目光来走进政府市场,承诺改变他们传统的经营方式,使军方客户容易地获得商业容量。事情比“建立好政府市场,进行批量销售,然后等着订单滚滚而来”要复杂得多。 商业运营商需要创造出更多的灵活的项目和条件,他们也需要接受更多的风险。一份对政府获取商业卫星容量的深入分析显示,政府是非常稳定的客户,即使他不能总是像其它大型商业卫星客户一样地签订长期的合同。商业运营商为了理解、评估未来需求以及满足军方的需求,需要拥有对军方更开放更紧密关系的能力和手段。 对于军方来说,为了更完满地启用商业容量,也需要改变某些经营方式。目前在热点市场购置容量的方法效率低下,而且费效比高。估计美国军方每年将购买超过价值4亿美元的卫星容量,从而使其成为产业最大的用户之一。军方并没有全力启动其购买能力来商谈更好的价格或促使卫星运营商做出技术融合。他也没有参加进商业运营商的计划过程,以保证在需要时能在合适的地点提供容量。 此外,军方并不需要深入考虑商业运营商的赢利问题。赢利是这些公司经营的目的,只要军方接受要在其 供应链的每个要素中赢利的思想,他们对商业卫星通信的态度将会完全地不同。军事卫星通信的需求确确实实地摆在了这里,应该作为特殊和完全不同于传统商业的需求来理解。商业卫星容量已经成为提供关键使命能力的基础军事业务,不能因此而再一次地追悔莫及。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双方都应该将对方视为长期的合作伙伴,通力协作开辟灿烂未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