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视:开启3G应用大门的金钥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22:37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 ||
什么样的3G应用才能给运营商带来真正的盈利能力?什么样的融合才是电信企业的出路?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已经从单纯的基础网络管理和建设者的角色中走了出来,他们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消费者行为习惯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已有的3G运营商运营模式和运营状况进行研究。所有的结论都指向一点——移动多媒体业务,音乐和电视应用代表着3G典型业务的视频类产品,移动电视将成为开启3G应用大门的钥匙。 标准:运营的基础 目前,移动电视标准大致有3种:DVB-H、MBMS及DMB-S/T,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运营思路。 DVB-H标准即手持数字视频广播,它是DVB组织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及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 DMB则是数字多媒体广播,是在数字音频广播DA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DMB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DMB-T(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另一种是DMB-S(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 MBMS(多媒体播放多点传送服务),是爱立信所倡导的移动电视标准之一。这项技术是未来在移动网络上发展移动电视广播业务的技术基础。简单地说,这一技术可将同一个电视信号传送给多家接收用户,而且只占用一个通信频段,不会给有限的网络资源带来负担。2006年4月5日爱立信在瑞典宣布,公司对世界首例可直接播放多个频道电视节目的3G电话电视技术进行了测试,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采用这一技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这项被称为MBMS的技术也是业界首次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的现场应用演示。 相比其他移动电视技术标准,爱立信的MBMS技术只要对现有3G网络进行升级,不用建设新的基础设施,电信运营商节省了很大一笔投资,而用户也不用重新购买新的终端,这就降低了业务推广的门槛。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运营商眼里,这几种标准都应该有生存的空间。他们对应了各自的应用模式和习惯,并不是一定要完全统一的。但是,随着中国3G网络的部署,我们相信,基于MBMS技术的移动电视业务能最早被移动运营商采用并投入使用。爱立信将支持所有的移动电视标准,在不同的层面支持移动运营商实现移动电视业务的经济运营。 内容:竞争的基础 尽管目前业内对移动电视确切价值的定位还有波动,但无论是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还是传统的电视业者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相关技术和手机的开发,这足以表明移动电视是电信及媒体行业的巨大潜在机遇。 专家预计,到2010年,将有1.25亿人通过手机收看电视节目。届时,该业务收入将由当前估算的2亿美元增加至270亿美元。而这也同时推动了3G手机的销售,未来5年内,3G手机用户数有望激增至8500万。 爱立信消费者与企业实验室在英国和 意大利市场的研究表明:消费者不仅想用手机收看新闻、体育及最喜爱的节目,而且还愿意每月为此支付合理的费用。初期用户支付的费用可能还要略高,每月达18美元。但从每用户平均收入上看,移动电视业务比当前大多数业务要便宜4美元,因此潜力就很快显现了出来。移动电视不可能完全取代当今的家庭影院。但在用户远离 客厅时,它将成为其填补一小段“空闲时间”、收看最喜爱的节目的主要选择。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进行移动电视业务推广时,运营商主要面对的挑战在于内容与应用领域,一方面运营商缺少和全球资质高的内容应用提供商的接触与合作;另一方面,与运营商接触的内容与应用提供商们不是总能达到运营商对内容与应用的要求。此外,运营商对内容与应用的调研和准备时间十分紧迫,这将影响他们的3G计划。 爱立信不仅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最先进的网络设备及技术,而且还凭借自身在音乐内容平台及内容与应用托管等领域的丰富经验,支持电视行业实现内容移动化。爱立信在媒体公司与运营商之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内容提供商不计其数,但并非所有的提供商都拥有将内容传送到移动设备的所有资源。这就是合作伙伴关系(如爱立信与Nap-ster、索尼及其他音乐公司和游戏 开发商之间的关系)对移动媒体的未来相当重要的原因所在。爱立信协助创建各种业务,随后按需提供并管理整个业务,包括处理数字版权问题。爱立信还可提供IPX支付系统。不久前,爱立信与瑞士运营商Sun-rise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管理服务托管合同,为其在瑞士推出的移动电视业务,包括视频点播提供托管服务。在这个合同中,爱立信不仅为Sunrise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的24小时操作与维护,同时还提供了其主要内容合作伙伴的内容整合服务。而通过与爱立信的合作,Sunrise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电视业务、特色体育节目、娱乐与新闻视频点播以及24小时国内外直播频道。爱立信与Sun-rise的合作进一步表明托管已经成为运营商发布新业务的快速、简便、低成本的途经。 爱立信:优势日渐展现 爱立信是全球3G的领导者,不仅拥有全球40%的WCDMA份额,而且拥有最领先的3G技术。2006年4月,爱立信在瑞典完成了全球首次MBMS的现场应用演示。MBMS是完全基于3G网络和HSDPA的移动电视标准,电信运营商在实施移动电视业务时,只要对现有3G网络进行升级,不用建设新的基础设施,这使该项技术相比其他移动电视技术而言,更具商业竞争优势。 爱立信网络传播技术是移动电视应用的基石,其中包括对广播类业务的承载支持以及高速的传输技术。 2006年的春天,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06年CTIA无线通信展上,爱立信完成了全球首次基于MIMO技术的HSPA演示。该演示基于爱立信商用无线基站。采用MIMO技术的HSPA可把下行链路的传输速率提高一倍至28Mbps,领先了其他厂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 作为WCDMA演进的组成部分,HSPA结合了HSDPA和EUL(增强型上行链路),二者都在3GPP版本5/6中作出了规范。HSPA可在下行链路上提供高达14Mbps的传输速率,在上行链路上提供5.8Mbps的传输速率。HSPA演进所带来的高速率大大增强了用户对移动宽带和移动电视等业务的体验,同时也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成本。 除了在基础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外,爱立信在内容整合能力、终端及用户消费习惯的研究上也拥有雄厚的实力。爱立信虽然不是内容供应商,但是凭借多年以来积累的内容集成及托管服务经验,爱立信能够借助已有的合作伙伴关系帮助电信运营商对移动电视内容进行整合。 爱立信移动平台公司(EMP)专门从事终端平台产品的研究及开发,能够提供完整的、经过端到端互操作性测试的2.5G和3G平台产品。而爱立信消费者实验室(ConsumerLabs)主要对消费者的喜好、使用习惯等进行研究,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了解最终用户的使用感受,研究什么才是更受欢迎的业务,什么才是最舒适的用户体验,最终帮助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发出能够带来更多的网络业务流量和营业收入的业务,为运营商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全球93个WCDMA网络已投入商用服务,爱立信提供了其中50个(2006年4月)。 全球开通了30个HSDPA网络,其中4个HSDPA网络已经投入商用服务,爱立信均为其最大供应商。其中,美国的Cingular于2005年年底开通了HSDPA商用服务,成为商用最早、规模最大的运营商(2006年4月)。 爱立信完成了全球首次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高速分组接入(HSPA)演示,采用MIMO技术可把下行链路的传输速率提高至28Mbps(2006年4月)。 爱立信是IMS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已获得19个商用合同和40个试验网络协议。据国际咨询公司评估排名,爱立信的IMS位列第一,其IMS产品被国际运营商西班牙电信、Sprint、意大利电信和沃达丰等选用(2006年4月)。 爱立信的EMP(爱立信移动平台)手机核心平台(芯片组和软件系统)应用于超过1000万部WCDMA终端,市场占有率超过30%(2006年1月底)。 爱立信拥有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最高的研发投入,有效支持运营商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 爱立信是全球最大的电信专业服务提供商,所管理的网络为全球6000万用户提供服务(2006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