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解读固网智能化与NGN的纠葛与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17:43 通信产业报

  通信产业报:记者伊佳

  对话嘉宾: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叶文超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杨海涛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副总裁胡浩

  赛迪顾问分析师彭雪飞对话嘉宾

  目前,运营商对固网智能化的需求主要来自哪里?用户对其接受程度如何?

  叶文超:长期以来,固定电话网络以其优质的服务、稳定的通话质量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也为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固定电话网络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目前的电信网络已经形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包括固定电话网、移动网、有线电视网、H.323网、Internet网等,这些网络彼此独立,分别基于各自特定的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特定的功能和业务。不同的网络之间只能互联,不能跨网络为用户提供业务。

  但是一个用户在多个网络中同时申请有业务的情况比比皆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必然希望同一种业务在不同的网络中均可以使用。因此,这种“一种业务,一种网络”的网络格局已逐渐不再适应用户的业务需求,不便于跨网络多功能综合业务的提供。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多种网络融合对于用户来说,可使用任一终端(移动台、PDA、PC等)通过任一方式接入网络(WLAN、DSL、GPRS等),而且号码可唯一、账单可唯一,非常方便灵活;对于网络运营商或业务提供商来说,可以提供丰富、统一的业务,便于市场细分,扩大客户群和提高客户忠诚度。而固网智能化就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式。

  彭雪飞:2005年,中国主流运营商开始了NGN的规模化建设,而且将其用于建设基础网络。例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开始启动建设NGN长途骨干网,电信在南方大规模推向以NGN为主要方式的网络智能化,网通则在南方全面商用NGN,在北方部分省份也开始NGN试商用。

  虽然目前基于NGN的业务应用还不多,为运营商和用户创造的价值还不显著,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增值应用深入到企业和个人用户中,现有的网络基础将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个性化需求,那么NGN的开放性、可管理性等网络优势将得以体现,因此,能够推动NGN发展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应用。不同的接入方式更是需要一个智能化的网络来管理调配资源,网络带宽和管理等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宽带发展和日渐丰富的增值应用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固网智能化在技术和业务上还存在哪些缺陷?它与软交换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它是否会对运营商今后深入开展业务有影响?

  胡浩:如上个问题所答,现阶段软交换的建设是固网智能化改造的一部分。通过在汇接层面采用软交换替换传统汇接局,并引入HLR将用户业务属性上移,实现网络智能化改造,促进全网新业务的发展。采用了NGN的网络智能化,不仅使得网络架构得到优化,解决了原有固网的业务触发能力的问题,也使得业务平台从原有的智能网平台发展到NGN多媒体业务平台,具备更强的业务能力。应该说对运营商今后深入开展业务有很大的帮助。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固网智能化将进一步走向固定移动融合,因此异种网络软交换的互通、SHLR的升级或融合、业务平台的融合是今后面临的几大技术问题。

  在固网智能化之后,NGN将走向何方?有没有一种更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基础的过渡技术?运营商以及设备厂商应该如何加速NGN的步伐?

  杨海涛:固网智能化对现有电信网络进行改造,只需要对现有交换机进行简单的升级和改造,使之能够完成到用户集中数据库的业务触发,对现网进行调整或改动尽量做到最小,从而以最大程度保障现有网络的稳定性。因此,固网智能化需要的投资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并且实施起来相对简单和快捷。

  通过固网智能化,首先在固定电话网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降低综合运维成本。通过固定电话网和

小灵通网络的融合,最终实现全网用户数据及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对固定电话网和小灵通网络进行优化,构建清晰的网络结构,并为快速、低成本的向NGN演进做好准备。

  叶文超:网络智能化给网络融合带来的契机,除了数据融合外,如果对交换机的改造采用软交换的替代方式,还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网络控制融合。众所周知,软交换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控制与承载、业务与接入的分离。因此,无论用户采用哪种接入方式,都可以接入软交换网络,享受软交换网络提供的业务,这类业务不仅包括窄带语音业务,也包括了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

  胡浩:固网智能化之后,固网在网络架构和网络特性上都具备了移动网络的一些特征,因此所谓的NGN,其下一个方向应该是固定移动融合(FMC)。但是就目前固定和移动软交换来看,其功能、协议差异较大,使得两个网络基于软交换控制层融合的难度很大。随着基于SIP的IMS技术在移动网络的出现,由于其采用了与固定软交换类似的架构以及相同的协议(SIP),并具有支持用户漫游、与接入无关等优点,因此IMS很可能将成为固定移动融合的必经之路。

  上海贝尔

阿尔卡特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基于IMS架构的下一代网络应用,在其与固网软交换的演进、SIP协议发展、业务能力、用户鉴权、编码方式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借助IMS迎接FMC的早日到来。

  固网智能化对本地网向NGN过渡有何影响?有一种说法是,固网智能化可以保证局端设备未来十年的受命,这是否意味着十年内,固网不需要做进一步的升级?如果要升级该如何做?

  胡浩:固网智能化改造完成后,对端局的的要求大大降低,或者说端局仅仅起到一个接入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端局模块化,因此端局层面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的升级压力明显减小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固网升级的要求,更多的会来自于汇接层(软交换+中继网关)、SHLR和业务平台,比如在走向固定移动融合的过程中,固网软交换与其他网络(包括移动网络)软交换互通所需支持的新的协议、SHLR与HSS融合等。

  杨海涛:固网智能化演进的最终目标是NGN网络,在演进与发展的道路上,固网运营商首先通过固网智能化的手段,对网络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其在业务层面上进行融合汇聚,在保留原有传统电信业务的前提下,引入新的业务。当本地网有一定数量传统交换机需要退网或在弱势地区新建电信网络时,用软交换逐步替代传统交换机,实现电信网络软交换智能化。

  对于已经开展了固网智能化的地区,由于传统交换机退网或者是软交换技术推动下开展软交换智能化,原来的固网智能化建设并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固网智能化的改造,电信网络中已经具备了用户集中数据库,而所改造升级的原有电信网设备只是汇接局交换机,软交换智能化方案只是需要将汇接局交换机替换成软交换,将退网的端局交换机替换成接入网关即可。

  通过软交换智能化改造,使得电信网络基本具备了软交换网络的特性,随着原来传统设备的不断退网,软交换网络设备的不断补充和更新,最终平滑过渡到一个完整的软交换网络,并逐步实现和小灵通网络的融合。最终达到向NGN网络演进的目的。061248

  固网智能化的价值在哪里?它是挖掘PSTN网剩余价值的最有效方式;

  NGN的价值在哪里?它是带给固网运营商更广阔发展平台的最后手段。

  把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放在这里类比,并非源于他们在技术上的同根性,而是希望把这两种纠葛在一起的概念重新理顺,找到它们的差距和发展的脉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