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进良专栏周3月6日:TD全国统一建网可行性
李进良为国内电信业知名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常务理事、《移动通信》杂志主编,其关于中国3G应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观点倍受关注。
3月6日-3月10日,新浪科技把一周的时间留给李进良教授。------编者按
中国3G发展战略探讨之一:中国3G应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3G发展战略探讨之二:中国3G市场分析
中国3G发展战略探讨之三:TD-SCDMA的五大突出优势
中国3G发展战略探讨之四: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必要性
中国3G发展战略探讨之五: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可行性
基于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中国TD-SCDMA具有技术领先、适于全球漫游、适配因特网业务、性价比高、有知识产权、网络易于过渡、技术适于升级换代等等突出优势;
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把本来适合独立组网可以成为主流的TD-SCDMA听人摆布为混合组网,自甘堕落为婢从,在不具备多模终端的条件下葬送自己3G标准辉煌的前程,也不应屈从欧美列强的压力。
抓住机遇、坚持创新、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
这一战略有无可行性,分析论证意见如下:中国有足够的国力和市场空间来支持中国自己的标准,国际3G发展受挫给中国提供了一次百年难求的机遇,国内3G产业化取得显著进展表明我国有能力推进商用化。
1.中国有足够的国力和市场空间来支持中国自己的标准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不应在全球化的思潮下,一味跟踪模仿,局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沦为发达国家供应资源的经济殖民地;而应该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倡导科技创新、跨越发展。在全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是第一次几乎在所有制造业层面上显示了挑战的能力,呈现一种全面追赶的态势。历史上没有发达国家有过中国现在的财政实力,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超过二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空前强大。中国具备了产业升级的所有条件,可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以后利用国内市场培育大企业,做到自主研发杀向国际市场;接下来的十年左右时间里会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带里实现产业升级,从而突破发展中国家的宿命,堂堂正正在国际经济市场上与发达国家竞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技术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标准之争的重要战场。2001年底,我国移动用户接近1.5亿,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网。目前移动电话普及率还不过25.7%,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巨大,预计到2010年可能达到6亿,未来几年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将会超过5000亿元,移动终端的销售总额也将会超过10000亿元,二者相加将会超过15000亿元。由移动通信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可能超过10万亿元。这么巨大的市场就是我国值得自豪的资源,可以大有作为。
中国市场潜力是东扩后欧洲的3倍,美国的近5倍,日本的10倍。中国仅仅在一个月内新增的电话用户量超过世界上一半以上国家的总人口量,而一年内新增的电话用户量超过世界上90%以上国家的总人口量。因此,中国在制定国际技术标准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几乎可以说中国的事实标准就是理所当然的国际标准。事实上,GSM和CDMA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差异,中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中国在一开始选择CDMA技术发展数字移动通讯,现在2G占优势的就是CDMA而不是GSM了。日本的PDC之所以没有成为世界流行的标准,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没有用PDC。同样也是日本的技术标准,连日本国内都不怎么成功的PHS,到了中国却可以在一片“落后技术”的喊杀声中打出一片红火的天下,更何况是技术体制优势不比GSM和CDMA差,而在日本国内非常成功的PDC呢?
中国一个市场,扶起了2G时代的GSM、CDMA、PHS三种技术标准,甚至PHS这种被普遍认为并不先进的技术标准;中国一个市场,造就了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移动通信产业三大跨国巨头。1994年还非常弱小的诺基亚,借助中国移动网络从模拟转向数字的机遇,迅猛成长为通讯领域的世界巨头;不仅仅是系统设备,而且手机在全球迎头赶上了摩托罗拉。中国市场同时还为国内一大批通讯企业提供了迅速成长的环境,世界上目前除了中国,还有其他国家具备这种市场能力吗?
中国的市场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一项宝贵的战略资源,中国有足够的国力和市场空间来支持中国自己的标准,完全可以用技术体制标准来保护国内市场,凭借国内市场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2.国际3G发展缓慢给中国提供了一次百年难求的机遇
从3G提出到现在,3G的呼声虽然很高,但3G商用化缓慢,从当前国际上3G的形势来看,2004年底在1.28亿所谓的3G用户中,cdma 2000 1x占了1亿以上,固然发展不错,但严格分析,还不是3G,只能说是2.5G,其中约有930万cdma 2000 1x EVDO,也只能算2.75G。而WCDMA(R99版)国际上经过几年运营不过1060万,虽有起色并不尽如人意。
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为3G运营商推出的业务,大多是2G网络上已经有的业务,而推出的移动视频和可视电话这些3G特色业务,主要的目的是用差异化的服务形成品牌效应,吸引用户,可惜这些业务本身并不盈利。3G业务本意是面向高端用户的,但是实际上现有的3G运营商,还是靠降低价格与2G争低端用户。如和记现在推出3G话音业务的资费降到其他运营商平均业务50%的程度。NTT DoCoMo的3G FOMA业务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其话音业务的资费水平略高于2G,但是它的数据业务资费水平要低于2G,以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而言,3G用户的ARPU值甚至低于2G用户。说明到今天为止运营商还没有真正找到可以赢利的杀手锏3G业务,以致香港和记电讯至今仍存在巨额亏损,还有德国运营商在3G数年发展不佳的情况下要求转售或向政府退还3G牌照。意大利和瑞士各有一家移动公司决定将WCDMA的商用日期延期至2005年以后。甚至近期网上还有报道英国消费监督组织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3G手机。
从国际市场来分析,欧洲和日本要用WCDMA,美国和韩国要用cdma2000,两大集团纷争,他们的力量分散,给我国发展自己的技术体制留有一块空间;标准版本更新频繁,困扰了制造商,技术一时也就难以成熟,商用不得不一再推迟,3G当前受挫,给中国3G产业化争取了一段时间。世界范围内经济的滑坡,阻碍了3G的发展,相反,我国的经济和移动通信仍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我们完全可以冷静观察国际上各种3G网的建设情况,蓄势待发。
3.国内3G产业化取得显著进展表明我国有能力推进商用化
1998年6月我国提出TD-SCDMA方案,2000年5月被国际电联接受为3G的制式之一,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完整的体制标准建议。2001年3月被3G伙伴组织3GPP接纳成为其标准的一部分。
截止目前大唐集团公司已经进行了近8年标准制定工作,7年的产品开发。2002年2月进行了TD-SCDMA首次进行了通话和图像的实时传输,并通过了国家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的验收。在三部委联合支持下,大唐、华为与中兴等8家大型企业发起成立了TD-SCDMA产业联盟,目前联盟阵营已经覆盖了从系统设备到终端的产业链各个环节。这些企业充分结合了各自优势,设定了自己的开发方向,并在2004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和技术展览会上集体亮相。全球已有400多家运营商、制造商加入TD-SCDMA论坛,几十家厂商动用大笔资金投入实质研发。目前,TD-SCDMA产业化已进入全面商用的“冲刺”阶段,基本形成了从系统设备的核心网、接入网到终端芯片、终端以及测试仪器仪表的完整产业链和由国际、国内多家厂商供货的环境。
在网络设备方面,大唐、华为、中兴与普天已经开发出来了成套设备,目前都通过了TD-SCDMA MTNet外场测试,具有优异的性能,证实了完全可以独立组网。中兴甚至正在罗马尼亚组建TD-SCDMA网。
芯片方面,2004年8月份以来,北京天碁 (T3G)与展讯等4家相继宣布推出TD-SCDMA/GSM双模手机芯片。 TDD-LCR芯片的成功推出,将进一步消除 TD-SCDMA终端设备方面的瓶颈,大大加速 TD-SCDMA手机商用化步伐。最近重邮信科开发出全球第一颗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 手机核心芯片,标志着我国3G芯片的关键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手机方面,2004年4月大唐移动也开发出来了第一款LCR手机。2004年12月9日晚,大唐移动等公司的领导用全球第一个TD-SCDMA商用手机,首次国际长途电话成功打给正在荷兰访问的温家宝总理。 更为可喜的是2005年4月TD-SCDMA国际峰会上已有20多款手机参展。最近LG电子采用凯明芯片推出全球首款同时支持TD-SCDMA/GSM/WCDMA三模3G手机,这是TD-SCDMA的又一重大进展。
这表明在3G这一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开始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有可能以此为契机,用中国的TD-SCDMA标准来开拓国内的移动通信市场,同时开拓国外的移动通信市场。
中国移动通信已经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只有在第三代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都各尽所能,密切配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促进中国3G标准日趋完善和中国3G产业蓬勃发展。国际国内的技术与市场环境给予了我国振兴信息通信产业一次百年难求的战略机遇,TD-SCDMA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必将改变世界3G的战略格局,推动中国在全球3G市场重要战略地位的形成。如果把握时机,对3G勇于创新,竭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创性核心技术,就可以迎头赶上,使中国在21世纪成为信息通信的强国。
4.结束语
基于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中国TD-SCDMA具有技术领先、适于全球漫游、适配因特网业务、性价比高、有知识产权、网络易于过渡、技术适于升级换代等等突出优势,中国经济显示了挑战的能力,中国市场潜力首屈一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3G之争的主战场。
我们不应妄自菲薄,把本来适合独立组网可以成为主流的TD-SCDMA听人摆布为混合组网,自甘堕落为婢从,在不具备多模终端的条件下葬送自己3G标准辉煌的前程。我们也不应屈从欧美列强的压力,不会去因势利导自己所具有的绝对压倒性优势地位,听任所谓的市场选择,把中国引入他们希冀的歧途,让WCDMA和cdma2000瓜分中国好端端的移动通信市场。当前TD-SCDMA进入市场应用的机会受到国内外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结构的阻碍;如果没有来自这个结构之外的政治力量的作用,中国开发的技术就会夭折。
TD-SCDMA是第一个由中国提出并由中国企业主导开发的电信系统标准,对于中国的标准战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SCDMA系统发展的经验证明,只要获得应用机会,中国开发的系统标准是能够具有市场生命力的。给不给TD-SCDMA以应用机会,涉及中国高技术产业能否发展的利益,涉及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实现根本转变的利益,涉及中国的自主创新道路和创新型国家目标能否实现的利益,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经济问题上就需要由国家领导人及时作出政治决断:中国3G统一建设TD-SCDMA网。在支持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上,中国政府应该旗帜鲜明。
只要中国坚定不移地统一推广应用TD-SCDMA进行独立组网,TD-SCDMA的一系列突出优势必将彰显于世人,必将为我国通信业的腾飞带来机会和希望,也将会对整个世界通信业的发展和变革带来重要影响。建议当代政府主管部门要尽快采取得力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政策,大力完善中国3G网络标准并统一终端标准,借以促进三网融合和全国信息网的统一,才会加快中国话音业务向综合信息业务的演进与普及,就有可能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使得信息通信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逐步缩小数字鸿沟,帮助人们沟通,迅速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伟大复兴。
以上意见虽是愚者千虑,但时不我待,机会难再,故抛砖引玉,提出建议,期待业内同人关注考虑,都来参与讨论,引起共鸣,求得共识,为振兴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找到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