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军:宽带不宽P2P遭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9:04 ChinaByte | ||
作者: 赵福军 从窄带到宽带,堪称网络巨变,而宽带包月更是让网民感受到了冲浪的快感,按理说技术进步趋势只会让网络速度和体验更加提高,但半路杀出的流量收费将这一预期带入迷途。 南京电信已开始对宽带上网服务实行按流量计费,并推出若干套餐。以价目表上代表最高消费水准的“至尊宽带”为例:速率4Mbps,流量限制60G,月资费标准为180元。而100元包月的1Mbps“极速宽带”,也被限制为30G流量。如果尝试成功,则很可能在全国推广。 从等价有偿、合理消费的角度,量化消费可以避免浪费,并能够保证公平,网络接入运营商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改进了收费模式,提出按流量收费。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为了配合视频会议、IPTV等多媒体业务,正在对国内26个省市的网络进行升级,升级后的网络能提供高达三倍于现有网络的带宽。可见,宽带不“宽”并非是中国电信的本意。 以BT、电驴为代表的P2P软件一直被网络接入运营商所诟病,因为这些软件以其“变态性”占用了大量的带宽资源,挤占了其他非P2P用户的资源。因此此举也被认为是封杀P2P软件的狠招之一。 据悉,南京电信实施该方案后,在未完全封杀P2P应用前提下,可有效将原来10%用户占用的60%带宽降低至15%左右,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全面封杀造成的用户连锁反应。 具体什么模式实质与网民无关,他们只关心哪种模式能够最低的降低消费资费,而且又能够不降低网吧冲浪的速度和快感。流量计费暂时还无法清楚的区分和计算哪些是用的流量信息,哪些是垃圾信息,如果一刀切,必定会造成新的不公平,结果就是肥了电信接入商,亏了全国网民。 笔者更关心的是今后国内P2P软件的走势,需要明确的是P2P软件不可能消亡,反而是今后流行的大趋势,毕竟大容量的影音文件和游戏客户端需要这种“变态”传输下载模式,国外好莱屋片商与P2P牵手合作就是明证。 国内还没有惩处P2P软件辅助侵权的先例,更没有相关立法对P2P软件的商业模式和运做规则给予规范,这就导致了大量侵犯版权事件泛滥发生。或许,流量计费反而能够从被动的角度为P2P软件的正规化、产业化提供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