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爱立信购索鸿电子 投巨资扩大生产基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5:4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李晓艳 北京报道 12月13日,索尼爱立信(以下简称索爱)全球总裁马勒斯·弗林特在京宣布,索爱收购北京索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鸿),同时计划在中国建立一个全球性软件测试中心 该公司宣称:要在2008年前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前三强。 扩大生产基地 索爱花了1200万美元,将在索鸿的持股比例由10%增加到74.5%。索鸿成立于1995年10月,此前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控股65%。索鸿目前60%的业务是向索尼爱立信提供集成电路板,生产量平均为30万台/月。 弗林特表示,收购完成后,索鸿将扩大索爱集成电路板的生产量。至于其它40%向索尼提供产品的业务会不会发生变化,要看索尼公司的发展和双方的协商。 弗林特表示,收购获得了中国 商务部的批准,收购后索鸿将与索爱控股的另一家公司——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BMC)——紧密合作,充分整合从集成电路板到产品客户化的生产流程。BMC是索尼爱立信另一个全球重要生产基地和供应中心,是索尼爱立信与普天合资成立的,主要生产和销售索尼爱立信品牌的终端,公司投资总额2800万美元。BMC和索鸿同处北京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内。 目前索爱全球的手机1/3由全球最大的代工集团伟创力生产,1/3由BMC生产,另外1/3在中国OEM。 弗林特表示,收购索鸿后,能更好地整合索爱在中国的生产环节,例如将索鸿的表面贴装技术和BMC的组装技术相结合,将获得更大的生产能力。 设立两大中心 索爱“三强野心”的第二步,就是在中国建立全球性软件测试中心和创意设计中心,但弗林特没有透露具体的投资规模。 弗林特表示,公司内部正在讨论下一步是否将设计重心放到中国,在中国成立软件测试中心和创意设计中心正是第一步。 弗林特透露,索爱在很多地区都有多样化的运营平台。例如软件测试方面,索爱在北美北卡罗来纳州以及东京都有类似网络;创意设计中心方面,索爱在伦敦、瑞典、新加坡、东京也都有类似中心。现在索爱将网络进一步伸展到了中国,希望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能为这个网络作出不同贡献。 从第21到第4 “过去三年,索爱在中国从零开始,从排名第21到现在第4。”1970年代曾经在中国读书的马勒斯·弗林特对自己在索爱中国的成绩表示满意。根据Gartner今年11月底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中,索爱打败了LG,跻入第四,市场份额为6.7%。不过仍然远远落后于第三名三星的12.5%。 弗林特显然对“老四”地位不满足 ,他宣称,“2008年索爱要攀升到市场第三”。索尼爱立信集团副总裁、中国公司总裁古尼拉也表示,为跻入三强以及中国的3G市场,索爱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产品组合,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和价格点当中,同时进一步渗透到中国3级城市当中”。 针对目前索爱主要产品都偏重于中高端,低端市场鲜有涉足,古尼拉表示索爱将会增加各个层面的产品线,但不会为了单纯追逐市场份额,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保证有利润。 “2004年索爱在亚太区的采购额是12亿美元,其中有大部分是在中国进行的采购,2006年、2007年这笔数字还会增加。”马勒斯·弗林特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