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爱问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杜家滨卸任思科中国区总裁专题 > 正文

杜家滨告别演出 继任者可能空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 15:4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黄燕 北京报道

  8月3日上午,一场大雨突袭北京。

  正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参加2006公司财年员工会议的大多数思科中国员工都没有想到,一场高层人事变动已悄然来临。

  在此次会议上,思科中国区总裁杜家滨和8月1日刚刚上任的亚太区总裁陈仕炜双双现身。后者在发言中突然表示,杜家滨将赴亚太区担任新职务,思科中国区总裁一职另有新人接任。

  8月4日,思科中国发布声明,称杜家滨将调任亚太区,并赴香港就职。但思科方面并没有给出杜家滨的新职务,只表示杜“将专注于拓展垂直市场解决方案,向亚太区总裁陈仕炜汇报”。

  而备受关注的思科中国新总裁人选也未确定,此前曾有消息称,惠普(中国)总裁孙振耀可能是候选人之一。思科方面则表示,在新任总裁人选确定之前,杜的职务暂时由亚太区总裁陈仕炜代理。

  杜家滨谢幕

  就在新任命下达的同一天,杜家滨动身前往新疆出席思科一年一度的新财年合作伙伴峰会,按原计划,杜将在峰会上发言并在8月5日中午接受媒体专访。8月4日晚,思科方面突然宣布采访取消,原因则是“另有要事”。

  8月5日上午的峰会上,杜家滨第一个出场发言。其20分钟的演讲内容主要是“业务展望”,但其中并未谈及实质性目标或计划。杜家滨在演讲最后打出了一张思科中国管理架构图,上有包括五位副总裁在内的20多人管理团。杜强调,“除我本人和陈仕炜的职务有变之外,其他人的职位没有任何变动”。

  令在场听众吃惊的是,在杜家滨发言结束、主持人已开始介绍下一位演讲人时,杜突然再次上台,向全场观众表示“感谢”,“也感谢媒体朋友和业界同仁多年来对我的支持”。此情此境,让一些多年跟随杜家滨的思科老员工黯然泪下。

  据悉,杜家滨在演讲结束后即乘飞机离开,是否是飞往香港就职,思科方面则未予证实。

  事实上,早在数月之前,坊间已有消息传出,称杜家滨遭思科冷遇、即将辞职。在传言最盛的6月初,杜家滨公开辟谣,坚定表态“我不会离开思科”,并笑称“革命尚未成功,家滨仍需努力”。

  言犹在耳,但离职却已成真。

  有思科内部管理人士表示,杜家滨的离职在公司内并没有引起波澜,总部对此早有决定,“之所以没有立刻宣布只是在选择时机而已”。但该人士拒绝透露思科究竟是在何时确定人事调整。

  2个月前,曾有消息称杜家滨将出任亚太区总裁,不过8月1日陈仕炜上任亚太区总裁后,已经没有位置留给杜家滨。因此杜家滨此番“调任亚太区”并无具体职位,只是“专注于拓展垂直市场”,并且要向陈仕炜汇报工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杜家滨在思科已呆了七年,时间之长在跨国公司已属罕见,有分析人士甚至断言杜家滨不会在亚太区的“闲职”上呆很长时间。

  评价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杜家滨离职的主要原因在于业绩下滑,但对此说法思科中国的多位人士均不予置评。

  思科官方从未透露过中国在全球销售中所占比例,只声称中国“已经跻身思科全球前五大市场”,前4位分别为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但据内部人士透露,思科中国占全球业绩大约在8%左右,近年来还略有下跌,约在5%到8%之间。

  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思科中国已经从亚太区表现最好的市场跌至倒数位置,连续两年都只完成销售目标的六成左右。而在亚太区其他市场,如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等,思科的销售完成比例都达到了80%甚至100%。

  和全球市场相比,思科在中国的表现显然难以令高层满意。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思科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不够是导致此种局面的原因。“前几年思科对中国市场并不重视。”易观咨询某高级分析师告诉记者。

  上述分析师称,过去10年中思科对亚洲市场的投入约为3亿美元,但其中对中国的投入相当有限。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思科才调高了对中国市场的预期,就是在这一阶段,钱伯斯第5次访华,并宣布投资3200万美元兴建上海研发中心,“相对于其它早就重兵驻守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来说,思科的这一举措要晚了很多。”

  北电、Juniper等老对手一直利用思科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不足,大肆“分食”思科原有客户。以中国电信的下一代网络CN2为例,共有思科、华为、阿尔卡特、Juniper四家厂商提供设备。而在过去,中国电信的骨干网90%以上设备都由思科独家提供。

  思科自身则认为,是竞争环境的激烈使得业绩出现下滑。在中国,华为产品线和思科重合度很高,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其与3Com的合资公司更是携技术之利,大举侵蚀市场。思科自己也承认,华为已经成为思科最大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在低端市场的较量,更进一步侵蚀到高端市场。除华为之外,思科还面临着中兴、港湾等低价产品厂商的竞争。

  了解思科的人士说,在思科看来,中国市场虽然很大,但尚不及北美市场对于思科的重要性,因此公司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到北美。思科的设备尽管性能很好,但由于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服务支持,运营商不满情绪逐年上升。

  中国网通市场部总经理左风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外地开会,还不知道思科中国发生了人事变动,因此没什么好评论的。中国电信方面也表示,也不予评论。中国联通高级副总裁吕建国则称,联通和思科合作不多,只在VoIP方面有些合作,思科的人事变动对联通影响不大,对此事并不关注。

  谁是第二个杜家滨?

  按照往年的惯例,思科中国每年的新财年会议均在美国与亚太区销售会议(APSM)一起召开,不过今年却是在中国单独召开。有思科内部人士认为,新财年会议在中国召开预示着总部将给思科中国更大的权力。此外,由亚太区总裁代理中国总裁一职,而并非某位中国副总裁代理,这证明了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在增加,“也算是一种亡羊补牢吧”。

  杜家滨此前曾向外界表示,2005年思科中国的目标是业绩增长15%,中国制造基地将为全球市场提供40%的产品,此前这一比例已达到了1/4。

  8月5日,杜家滨在峰会发言中也表示,过去3个月中思科中国的员工已从600人增加到640人,并且派遣了销售团队赴美国培训。按照杜的计划,思科中国将继续扩大产能,并增加新的业务部门,加大研发投入,而现在这些政策能否继续实施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分析人士称,思科中国总裁的位置不会空置很长时间,新总裁人选应该会在一到两个月内确定。否则公司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不利于今后新总裁上任进行调整,也会对客户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北京电信市场的资深人士认为,思科下任中国总裁不排除从现任几位副总裁中提拔的可能,其中资历最老的是1999年3月起担任副总裁的徐启威。也可能是聘请其他跨国公司的中国高管,这更符合思科一贯偏爱“重量级”经理人的做法——当初杜家滨就是从微软中国首任总裁的位置上来到思科。

  有趣的是,思科中国的官方网站上,“中国管理层”一栏中仍为杜家滨个人简介,并且至今为止只有杜一个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