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龙模式圈地三网合一 驻地网教父开始内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16:4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王云辉 成都报道 沉默近2年之后,泰龙通信再次浮出水面。 这一次,泰龙通信端出的是“三网合一”的概念。“我们今天开始运营全国首家多运营商、全业务接入的光纤数字社区。”7月26日,泰龙通信董事长张贤清说。 “一两年来,我已经参加过好几次全光纤小区的发布会,但这是我所知道唯一一个商业化运营的光纤网络。”当天,《中国光纤在线》总编刘峥也表示,“泰龙是目前国内最积极也最有可能实现三网合一的运营商之一。” 新“泰龙模式”试点 依旧是采用驻地网的运营模式,但“泰龙模式”在实际运营上已有突破。 “泰龙模式”的早期版本始于2003年4月的一场肉搏战。其时,泰龙通信通过与房产商合作,建设和管理包括固话、宽带在内的用户驻地网,然后向电信运营商租赁获利,但成都电信对该模式大为质疑并试图扼杀。双方争论不休,官司甚至打到信产部,但至今未有定论。 矛盾最终在成都市的斡旋下暂告平息。泰龙通信放弃了对成都电信收取网络租赁费用,而成都电信也允许泰龙通信接入网中的用户自行选择电信运营商。 此后,泰龙通信一直韬光养晦。这一时期,全国各地非主导固网运营商则照章学样,扶持大批“小泰龙”攻城掠地,与主导运营商争夺市场。张贤清也一度成为“教父”,频繁奔走于国内各大城市间传道解惑。 与此同时,张贤清开始把目光投向三网合一。 在他看来,FTTH(光纤入户)是目前实现三网合一的基础。“光纤足够的带宽资源使各种综合业务可以无限迭加,并具备高宽带、低损耗、低误码率、高保密性、高抗干扰性等优势。” 张表示,“以前的用户驻地网主要是铜质户线,只能承载话音业务和低数据量的数据业务,增值业务发展空间有限,有了FTTH,则可以承载目前所有的固网话音、数据业务乃至广电业务。” “泰龙模式”的收入来源于与运营商的业务分成。更多的增值业务来源,对泰龙就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大的金矿。 于是,张贤清开始悄然试点“泰龙模式”的升级版本。试点地点选在成都青羊区“金顺苑”小区。这是个共有120户居民的普通小区。泰龙的此番试点得到了多方关注,成都市青羊区将此试点列为社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康宁、IBM、美国Amedia等实力企业也先后加入到张贤清的阵营中,成为试点建设的设备合作企业。 “目前,金顺苑小区已经实现‘3+3’业务接入,可以同时传送语音、宽带数据和有线电视三网业务,同时还加载了数字语音(包括VOIP)、数字视频(VOD、数字电视)、数字物管三大类增值业务接入。”张贤清告诉记者。 驻地网“教父”开始内敛 技术实现是一回事,如何把各方的内容整合到小区网络中,则是另一回事。 在三网合一的实际运营中,最为错综复杂的问题是电信与广电之争。而在张贤清试点的“泰龙模式”升级版中,广电和电信,以及各运营商争夺最终入户利益时的矛盾得以缓和。 这种新“泰龙模式”的特点在于,泰龙通信只负责网络接入,不提供业务内容,网络则对运营商开放共用,由运营商平等接入,用户自由选择业务。在这样的模式下,业务的选择权不再是由网络的投资者掌控,而是直接交给用户,不论是广电的数字电视、VOD点播,运营商的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乃至IPTV都同时出现在用户菜单上。 “我只管接入,不提供内容,这样不会违规,也避免了形成垄断。”张贤清反复强调。同2年前对峙主导运营商时的锋芒毕露相比,如今的张贤清已多了几分内敛,“无论对运营商还是广电部门,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办法,让大家的业务有了并存可能。” 据张贤清介绍,目前试点小区接入业务的运营商已经有铁通、网通、联通和四川广电,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话音、上网、IPTV、数字电视和VOD等业务。 商业化困境 但面对大规模的商业化,泰龙通信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广电部门与泰龙的合作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事实上,由于目前中国广电业务仍然维持着近乎垄断的地位,即使不与泰龙合作,广电部门仍然不存在业务的推广问题。 “与泰龙的合作我们只是试点,对我们的业务不会产生影响,以后是否继续合作也还要视情况而定。”7月28日,四川广电数字电视业务部经理罗睿回应记者采访时说。 据记者了解,在与各运营商的合作中,泰龙通信均会对接入的业务进行分成,但就目前而言,泰龙通信还没有与四川广电谈到分成问题。也就是说,目前双方的合作仅是四川广电通过泰龙通信的光纤网络为试点小区提供业务并照常收费,泰龙通信从中暂无收益。 由于是泰龙投资建设的用户驻地网,所以四川广电可以节省该段网络的投资成本,这或许是四川广电愿意试点的一个原因。但如果泰龙通信大规模推广FTTH社区规模,如何与广电的收益分割就将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这是张贤清将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此外,FTTH社区的建设成本同样令张贤清头疼。仅网络而言,FTTH的建设成本就高于传统网络。据他透露,用户如果要同时接收网通IPTV、广电数字电视、VOD等内容的话,仅机顶盒就需要购买4个,甚至更多。用户使用麻烦,成本更高达3000元以上。 “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三网合一硬件标准,每个运营商都开发有和自己业务配套的设备,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张贤清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和设备商商量,准备自行研发新的终端,以后我们可以把运营商的业务都整合到我们的接入平台上,用户只需要1个终端就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业务。” 为了了解试点的效果,张贤清目前能做的只是自己购买大量的终端,然后送到试点用户的家里。“让用户先用着再说。”张贤清颇感无奈,目前试点小区里已经有超过90户开通了数字业务,用户反应还不错,“但如果算经济账的话,在这个小区泰龙通信肯定是血本无归的。”张贤清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政府能够把光纤入户列入小区建设的基础设施,这样泰龙通信在推广的时候,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