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反倾销案件中方获胜 美国公司真实获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10:01 通信世界 | ||||||||||||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环境之中,为了在经济贸易中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纠纷,受害方正在逐步习惯用国际规则来寻求保护,获得公平公正的市场地位,反倾销就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之一。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而同时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也瞄准了中国市场的机会,大量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其中,一些在本国市场已经趋于
拿起反倾销的法律武器保障自身的合法权利,此举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反倾销也要有的放矢,切不可乱用,而把反倾销作为试图阻碍外国竞争对手的合法贸易。 今年年初,中国光纤反倾销案终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反倾销获胜,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真正赢得案件官司,获得切实利益的不是中国企业,而是被作为反倾销主体之一的一家美国公司。业内知情人事透露,国内某家光通信企业为此次反倾销案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该企业几乎元气大伤。 虽然中国光纤反倾销案件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应该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中国光通信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尽管已经从技术含量、产业规模上获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在一些核心技术比如光纤预制棒的制造方面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国内有企业掌握了部分制棒技术,但是前提仍然需要使用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否则产品质量会受到影响。 由于国内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与一些国外光纤巨头相比,产品价格没有竞争优势。国外巨头的产品价格比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价格更高,中国企业却指控它们倾销,这是难以理解的。尽管中国光纤反倾销赶跑了的确存在倾销行为的韩国光纤产品,但是要与国际光纤巨头竞争,靠反倾销是无的放矢。 中国光纤产品供大于求是客观事实,如何在产业规模基础上寻求更高技术含量,真正做大做强才是根本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