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颁布第二批手机牌照 产能将增1400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 14:56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本报讯 (记者陈莹) 继3月30日颁发了第一批手机牌照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昨天颁布了第二批手机生产牌照,4家企业获准进入手机生产领域。发改委同时提醒,各企业进入该领域应慎重。 手机产能将增1400万
发改委昨天公布通过了上海英华达、苏州明基电通、深圳创维、深圳金立通信4家企业的手机生产项目申请报告。深圳创维和深圳金立通信则在此前第一批牌照候选企业中呼声颇高但并未获牌照。据悉,苏州明基电通获得的是GSM网的牌照,而深圳金立则同时获得了GSM和CDMA牌照。 发改委指出,此次核准的4家企业投产后,将年新增手机生产能力约1400万部,加上今年3月30日已通过核准的企业的产能,手机行业将共新增产能约2500万部。但记者从苏州明基电通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处了解到,该公司的产能目前已可达每年1650万部,加上其它几个企业的产能,实际新增产能将远远超出这一数字。 业内人士指出,业界对此次获牌的4家企业名单并没有感到太多意外,明基电通、创维、金立等此前都已半只脚跨进了手机制造行业,但上海英华达的入围却引起了业内的注意和关注。 本报记者欲联系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未果,但从行内人士处了解到,该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是中国台湾地区英业达集团下属的公司,几年前在台湾地区推出了自由品牌手机“OK英华”。 再次发牌不大可能 发改委在昨天的公告中指出,目前手机市场供大于求,行业投资风险日益加大,许多企业已出现亏损。因此,拟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风险,慎重决策。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同时,将加大对“贴牌”等不正当经营行为的整治力度。 发改委此前公布的数字显示,已有超过40家企业递交了报告申请手机生产牌照,因此业内普遍关注发改委会否发放第三批牌照。一分析人士昨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认为,此前业内估计能获得牌照的企业应在十家左右,而目前,确实有能力、符合条件的企业基本都已获得了牌照,再联系发改委的措辞,可以预见再获牌照的企业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