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托普遭遇倒寒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 15:27 ChinaByte | ||||||||||||
小刀马 对手机贴牌行为,其实很多手机厂商都是非常痛恨的,尤其是当初核准制没有出台的时候,一些渴望进入手机这个领域的企业而无法登堂入室者。当初奥克斯就非常痛恨地指出了一些拥有手机牌照的企业自己并没有实力和能力,而是靠卖牌子生存。如今,我们看到这些企业开始遭遇了倒寒春。
《托普出租牌照犯众怒 贴牌手机遭信产部彻查》,从本月开始,信产部已经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共同对贴牌手机进行严查。曾经是国内最大的出租牌照手机厂家之一的托普,目前已经成为被调查的首家企业。 贴牌手机的影响极为恶劣,由于市面上出现大量劣质产品,使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影响了国产品牌的品牌形象。由于厂家只负责出租牌照,没有任何成本,而借牌企业直接把手机甩卖给大经销商,产品没有售后保障,同时存在大量走私现象。一些经销商只愿销售贴牌手机,给正规厂家造成了生存威胁。这或许就是国产手机企业对贴牌手机不认可甚至恼怒的原因所在。"机型直接拿国外的,不用研发,生产粗制滥造,骗取出口退税,不打广告,不促销……贴牌完全扰乱了市场,损害消费者和正规厂商利益。"波导副总戴茂余几乎出离愤怒。"我们不害怕诺基亚等外资巨头,但是这种贴牌行为会毁了整个行业。""我们怕的就是水货和乱贴牌。" 《信产部工商总局整肃手机贴牌 两个托普之谜》,深圳托普表示,"从年初开始,我们就不再贴牌了。""信息产业部一直在查,但查的不止托普一家。"不过,北京迈托普表示"查的主要是一些假冒现象,我们也注意到市场上有一些假冒托普牌照的手机在销售"。迈托普表示,这次信产部和国家工商总局主要是"打假","作为正规企业,我们非常欢迎政府机构的打假"。迈托普也已经发现了很多假冒托普牌照的现象,为了打击假冒行为,迈托普今年还砍掉了3家合作经销商,"主要是他们操作不规范,用假牌照或者贴别的机器"。 据悉,北京迈托普与客户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入资金,与客户一起完成手机的开发、测试、贴牌以及最终销售;另外一种是投入劳务,帮助客户完成测试达标以及贴牌,而销售等则完全由客户自行负责。"相比之下,后者居多"。来自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显示,2004年国产品牌手机销售乏力,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由年初的54%降到了年底的44.5%,比2003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从排名前3家的国内品牌企业看,2003年其内销总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1.6%,而2004年则下降到22.5%,下降了9.1个百分点。其中,波导下降了4个百分点,TCL下降了4.7个百分点,康佳下降了0.4个百分点。 主流的国内手机厂商对贴牌手机是非常不感冒的。由于在贴牌的过程中泥沙俱下,很多代理商知道部分企业牌照管理上比较混乱,比如多个厂商共用一个牌照之类,他们就直接从台湾买个机型,在国内找个厂生产便开始贴上假冒的牌照进行销售。另外,贴牌也导致了手机质量问题的不断出现。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鲁阳今年3月30日曾表示,由于贴牌泛滥,在电信管理局今年年初对22个厂家共22种型号的手机进行的质量监督抽查中,产品的合格率仅为63.6%。这些都是人们对贴牌不满的原因,既然信息产业部把牌照发出去,自己没有生产能力,要把牌子贴出去,是不是合理呢? 如果没有能力,是不是可以把牌照收回来?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企业排队等着手机牌照核准呢。既然知道市场由于贴牌而混乱,我们的监管部门为什么不能"拔刀出鞘"整治这个市场的诟病?国产手机的发展本来已经遭遇了困顿,如果因为贴牌使整个行业遭受打击,那就太得不偿失了。面对贴牌,我们的监管部门是应该好好反省了。这种行为究竟应该不应该存在,对市场目前存在的情况又应该如何整肃?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影响究竟带来多少的负面效应,我们的职能部门是不是有一个很好的尺度权衡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