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真刀真枪秀京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1日 10:24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记者张懿 北京的空气中弥漫3G的味道,不过也着实遍布着3G的信号,这给很多人一种错觉,似乎3G离我们并不遥远。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2005年中国有可能发放3G牌照。由此,今年的北京国际
3G网络首现 普通中国人对3G的认知第一次如此贴近——同以各种展会拿出一些3G手机、大箱子般的机柜装点门面不同,北京国际通信展上,竟然有近10个厂商架起了3G基站,偌大的整个国展中心,各处可见3G手机的真实应用演示。 中国移动在展台的最显眼处展示了“欧版3G标准”——WCDMA的可视电话功能;而基站据称就安装在展台的后台。联通的3G演示没有移动那么高调,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现了“美版3G”——CDMA2000EVDO网络的视频监测,画面上是北京实时的街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类针对交通监控的行业应用,是联通3G业务的一个重点。 如果说两大运营商重在以3G展示形象,那么设备商则更加务实,他们看重的是未来的订单。中兴、华为、高通、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北电、NEC等的展台上,几大3G标准的演示都在进行着。 不过,基站并不等于实际应用——一个参展商告诉记者,展览组织者对各家基站的功率限制很严格,手机在另一个展厅,就没法进行演示了。而且大家搭建的都是单基站的演示网,还谈不上是真正的网络,没有办法拨打现在的固定电话和手机。 同时,这次各厂商演示的3G业务,几乎都集中在视频电话和流媒体影片播放上,看多了显得比较乏味;更多的业务,比如定位、多媒体email、音乐等,都没有露面。 中外标准斗法 同去年,中国3G标准——TD-SCDMA只有大唐孤军参展相比,本次展会上,TD-SCDMA联盟集体亮相,从技术到形式方式日显成熟。 成熟,首先体现在终端手机:在主展馆的一角,10多款TD-SCDMA手机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他们都出自联盟厂商的自主研发。此前有分析认为,终端缺乏将是民族标准推进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在今年3月,第一款TD-SCDMA终端才刚刚由大唐研发完成。时隔半年,这样的进步完全可称得上“令人鼓舞”。 在终端旁展示的,是更技术含量的TD-SCDMA芯片,上海的凯明、北京的天各自自主研发的芯片都各有特色。而且,都得到了制造商的某种承诺——前者,芯片已嵌入迪比特手机,而后者将在年内植入三星手机。 尽管如此,和欧美两大标准相比,TD-SCDMA的成熟度依然有不小差距:目前,支持WCDMA的终端已有75款,而且大都具有比较成熟的视频和多媒体性能;相形之下,参展的TD-SCDMA手机不仅款式有限,而且大多只能展示简略的语音通话功能。 展馆中某TD-SCDMA芯片商告诉记者,目前的TD-SCDMA手机绝大多数是由通用芯片组合而成,功耗、成本都不达到商用标准。而且,国产3G芯片的视频和多媒体能力,估计要到明年中才能比较成熟。 不过据透露,目前TD-SCDMA联盟已决定走低端路线,不强调高速联网能力,主打话音,并把目前的第二代手机作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 新“玩家”显山露水 除了传统的设备、运营商,在本次展会上记者发现,“中国的3G舞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潜在“玩家”。 NTT DoCoMo是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它在日本推出了全球第一个3G商用网——FOMA。这次,DoCoMo摆下庞大阵势,将各种有别于视频电话的FOMA玩法介绍给观众,让人大开眼界:你可以下载一个虚拟的卡通人,用以在打电话时控制它做出各种表情,这既保护了自己的隐私,也能很好地传情达意;另一旁,一台FOMA手机对准印刷在纸上的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复杂花纹按下快门,马上,这块花纹被“翻译”成某人的全部联系方式,存入通讯录…… 在韩国SK电讯的展台,将3G网络融入智能家庭网,将3G手机变成控制家电的遥控器的方案,也让不少专业观众感觉“大有启发”。 3G的竞争不仅仅是设备和技术的“硬竞争”,更是应用和服务的“软竞争”。在3G网络上,国外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可以相对容易地移植到国内,韩国和日本运营商的展示,应该说是为将来的“软竞争”撒网布局。 此外,国内两家规模稍小的运营商——卫通和铁通,也展示了对讲机和手机业务合二为一的新型集群通信业务。卫通高层还公开呼吁,希望民族的TD-SCDMA标准能融入集群通信的技术。在中国3G牌照发放的前夜,3G舞台之热闹,北京通信展可谓达到了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