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副总裁李正茂:电信网化引领技术创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07:48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 ||||||||||||
![]() 中国联通副总裁 李正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ICT领域在大框架下呈现二元结构 ●电信网IP化成为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未来IP化的电信网应引入TOS机制
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电信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电信运营商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从战略上思考网络及业务发展的问题。近两年来,国际电联提出的ICT(信息通信技术)概念,就很好地概括了下一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 从1876年电话问世后,人类进入了电话时代,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全世界形成了一个庞大、完善的电话网。在另一个领域,计算机互联网在走向商业化后不到20年达到了传统电信网上百年的规模,进而带动网络经济的发展,并很大程度上深远地影响了电信网的发展。这两种技术在今后将必然走向融合,ICT的概念正是源于此。 从现阶段看,整个ICT领域在大框架上是一个二元结构,产业也是一个二元经济体。这种二元结构将对网络的演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互联网领域的一些业务,更重要的是一些思想已经向电信领域渗透。当前最具冲击力的有两项技术:一是VoIP,另一个是即时通信。 VoIP在发展的第一阶段,基本是长途电话的分组化,即把长途话音传输通过分组化而不是电路的平台来承载。但是现在VoIP正在向本地网挺进,美国、香港等地的管制机构及运营商开始深刻思考其下一步的发展动向,尽管近期难以作出定论,但从长远看,IP话音技术进入本地网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并不是互联网给电信网带来冲击的全部。最近几年,以MSN、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应用势头极为迅猛,尤为重要的是,它们现在正逐步把视频、话音通信纳到即时通信应用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现存甚至未来的电信业务产生强劲的替代效能,例如在视频领域有可能走在传统电信网的前面。 此外,在宽带接入市场上,运营商也存在潜在的挑战。这就是所谓的VoBB技术,即Voice over Broad Band(宽带话音通信),甚至是Vidi oover Broad Band(宽带视频通信)。中国的ADSL用户数已经突破2000万,并在以每月150万到200万的规模不断递增。一旦VoBB应用走向普及,势必对传统电话业务产生致命的冲击。因此宽带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也是双刃剑。一方面,运营商可以获得一定的接入费用,另一方面,也为其影响话音市场带来了隐患。 电信业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吸收互联网技术的优点,根本的出路是电信网的IP化。但是这种IP化并不是把电信网改造成互联网,而是吸收IP技术的优点,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互联网也在IP化。这就形成了两极世界中的所谓“太极图”。而电信网IP化之后,许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首先,电信网IP化之后,应该能够提供包括即时通信、VoIP、BOBB等在内的一系列现有互联网上的应用。关键一点是,互联网提供这些服务采用的是“尽力而为”的机制,价格低廉,甚至免费,但是没有服务质量保证。电信网IP化后,将会提供商用级别的服务,使这些应用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避免陷入低质低价的境地。 其次,下一代IP化的电信网与现有电信网之间共存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电信网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但是它已经运营了很多年,折旧后的成本很低,主要的成本是运维成本,因此是非常“经济”的。在发展NGN时,把现有网络抛开,认为现有网络过时的想法也是不对的。这两种网络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共存,因此它们之间首先要互通,然后有所融合。当然,完全的融合也是相当困难的,信令体系与号码编码体系的不同都是很大的障碍。 再者是固定网与移动网重新融合的问题。若干年前,移动通信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这导致综合化的运营公司纷纷把移动网络分出来单独运营,而现在这种现象正在终结。在未来IP化的电信网中,移动网和固定网在核心网上是统一的,只是接入方式有所区别。因此在讨论NGN的时候,一定要把3G结合进来。从全球的趋势看,当前原来的母公司大有回购原来分出去的移动公司之势。全业务的运营商只有把移动和固定网络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大的优势,否则还不如采用两个公司来运作。而电信网的IP化恰恰给移动网和固定网在核心段的融合创造了可能。 第四是电信网的IP化再次引发电信网与视频业务之间的整合问题。三网合一的问题若干年前已经讨论过,基本结果是各方独立运作。不过,一旦电信网IP化,再加上接入实现宽带化,那么融合的局面肯定是要出现的。CATV的主要优势在于广播式视频,而交互式视频肯定会融入电信网中,这是由网络的结构所决定的。估计到2010年左右,中国的很多家庭都会获得10~100兆的带宽,现有的“电话+手机+宽带”的体系,会被综合化的家庭信息系统所代替。从长远看,电信级的交互式视频服务必然是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关键战场。中国联通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商用化的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的“宝视通”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战略上看,电信运营商绝对不应仅仅盯着电话业务,那样很容易陷入低层次的竞争。现有的公众互联网也不是电信网演进的方向,其尽力而为的机制无法实现高质量的业务。未来,IP化的电信网应该提供一种“TOS(type of service)”机制,即根据业务类型来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不同的等级可以向用户收取不同的费用。这种网络应该是一个电信级、专用的IP电信网,这样才能保证商用化的服务能力。 (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