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桥:通信展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 19:52 通信产业报 | ||||||||||||
本报记者 徐超 展会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能创造住宿、餐饮、通信、旅游、购物、贸易等相关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展会能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展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经济影响正逐渐显现出来。据上海税务部门预测,在2002年上海和展会经济相关的各服务行业中,仅场地出租、货运、广告等几个行业的收入就达1.5亿元,产生的税收收入将在800万元左右。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京2003年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展览会60次,会议90次,展览会观众150万人次,参会人员23万人,总收入达到了22亿元,展会经济初见效益。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陈金桥所长认为,每年国庆节之后,通信业已经形成了对通信展的期待,新产品、新业务纷纷登场,类似一次市场大动员,这将调动业内四面八方的力量,形成一个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的大环境。 他还认为,从直观方面来看,通信展具有三大功能,分别是:成果演示、交流碰撞和预测预演。成果演示代表着通信业内的创新能力、制造能力到了一个阶段后所要求的“成果展”,不光是产品的“成果展”,也是业务创新发展的“成果展”。 其次,通信展也是一次业内的规模巨大的交流与碰撞。通过展会期间密集的展台展示和技术论坛的交流,各方的新思路、新想法将进行一次较高层次的交流与碰撞,包括政府、科研部门、厂商、运营商、业务开发商在内的产业链各环节将共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 第三,通信展还是对未来产业发展的一次预测和预演。每届通信展都展出了许多行业内位列前沿的新技术、新业务、新思路。通过现场展示,这些新技术、新业务、新思路将给业内更多的发展想象空间,同时也孕育着无限的商机。 从另一个大的层面来讲,通信展形成带动的展会经济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许多间接收益,包括:获得优质资源。发展展会业意味着电信业可以在扩大的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大大减少了国内资源的机会成本,有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而通信展对于经济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更大范围的开放、更实际的比较、更精确的选择、更有效的配置,进而达到更有质量的增长,以增强经济安全系数。 强化服务功能。通信展有助于中心城市增强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服务功能。 提升支持力度。各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支持。除了金融、保险、运输外,展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展会先行在西方国家已是普遍理念。因为大型和专业性展会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赢利前景的晴雨表,金融合作机构也往往会根据展会第一线的精确反应来决定相关的融资力度。 增加就业机会。展会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展会经济的发展将提供和催生一大批高质量的工作机会。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朱荣林教授介绍说,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 展会给各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展壮大的大舞台和生存空间。通过各种展会,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取长补短,为各自的产品更加完美创造了很多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