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展互动产业成长:十年写就光阴的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 19:51 通信产业报 | ||||||||||||
本报记者 张九陆 如果说,十几年间,我国通信产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每年的“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则是人们在树上刻下的一圈圈年轮。 从偏居一隅到人声鼎沸,从曲高和寡到万众瞩目,从坐而论道到身体力行,通信展
但通信展对通信业来说,还不仅仅意味着年轮,它还是一个交流的空间、展示的舞台。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而展会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无数的通信人在这里了解信息,学到知识,然后又带到四面八方,促进了产业的共同成长。 1990-1994:酝酿新变革 通信展组委会的钱涛告诉记者,“实际上通信展从1990年就开始了,只是那时关注的人还不太多,名称与主题也与现在不尽相同。” 1990年通信业出现了两个国际展会,一个是6月举办的国际邮电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P&T CHINA 1990),另一个是由美国克劳斯公司在11月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电讯、计算机和电子展览会及会议”(EXPO COMM CHINA 90),正是这两个展会构成了今日通信展的源头。 1992年,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承办的“国际电讯、计算机和电子展览会及会议”于10月30日开幕,本届展览会使用了当时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2、3、4、5、8号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全面展示了先进的通信设备、系统和服务,使其成为全球性的高科技展示会。 到了1994年,当时的邮电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首次联合主办国家级国际通信展览会——“1994年国际邮电通信、计算机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展览会及会议”(PT/EXPO COMM CHINA 94)。通信展开始有了今日的大致轮廓。 1994年,正是中国联通成立,电信市场引入竞争的时间,而由邮电部门和贸易管理部门联合主办国家级通信展会,则预示着我国的通信行业将脱胎换骨,以一种崭新的形式走向市场。 1995-1999:成长与突破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是全世界通信产业日新月异的年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系统在这几年中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世界,国际通信展也是一年一副新面孔。 1995年,“北京国际无线通信设备展览会”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吸引了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厂商。无线通信以其强大的力量和辉煌的前景,开始在通信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看一看当时的展示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些现在已经消失的名字: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中文加密寻呼机、简易型携带电话系统……昔日产业新秀转眼已成明日黄花,通信展上展出的东西很快就出现在每个人的手中,令人目不暇接。 从这时起,每逢单数年举办无线展,双数年举办国际通信展,这一惯例直到2000年才被打破。 1995年1月,大唐SP30交换机宝鸡试验局开通,这标志着国内通信制造企业作为中国骨干电信设备商的时代来临,1990年代中后期,“巨大中华”相继崛起,在局部领域突破之后,向核心网络技术领域发起冲击,七国八制时代即将远去,我国的通信技术从落后发展到与世界同步。 1999年通信展,当时某国内企业包下了整座五星级的北京国际饭店为来自各地的客户代表提供住宿,让人们惊叹于其大手笔和雄厚的实力的同时,对国内的通信设备厂商再也不敢小觑。 2000-2001:市场再认识 2000年到2001年,我国运营商已经完成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逐步迈向世界一流,相应的,国际通信展上的电信运营也赢得了人们的全新认识。 2000年以前,通信展更多意义上仅仅是通信业的盛会,观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专业运营商和厂商,这与许多其它展会参观者以北京市民为主不同,因而风尘仆仆的汽车、满场的外地口音和极为专业的参观群体构成了通信展的大背景。 但是到了2000年,中国电信完成了固网和移动网的分拆,公司化改制也在这一年开始,通信企业开始向普通的民众靠拢。通信厂商不再是高新技术的代名词,也不再让普通人敬而远之。随着移动通信和宽带建设的飞速发展,通信产业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普通消费者的多样化应用需求。通信展越来越好看了,展会上,增值业务、可视电话、信息家电、移动通信产品和宽带服务产品一次又一次给人们的眼球带来舒适的感受。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开通了CDMA网络,移动通信领域出现了新的局面。无线展与国际通信展也合二为一,“电信网络与数据通信大型报告会”、“移动通信大型报告会”、“中国联通一体化解决方案大型报告会”等众多报告会你方唱罢我登场,针锋相对,人们开始闻到激烈竞争的火药味,中国的电信市场再也不复昔日一团和气的景象。 2002-2003:为未来鼓与呼 通信展,每年都有新的亮点。这两年的亮点是3G和NGN。 爱立信、诺基亚、北电、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华为、中兴、大唐等三大3G标准的设备制造商悉数亮相,纷纷展示自己的3G解决方案。3G和NGN带来的新的生活理念颠覆着人们对通信的认识。 2003年的展会上,中兴通讯公司一名演示人员拨通了在南京的同事的手机,手机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了对方的动态图像。“我们还可以利用这套3G手机设备开移动电话会议。”他的话代表了人们并不以显示图像为3G的终点。 在展会现场,随处可见对3G手机着迷的人们,缤纷的色彩、靓丽的小姐和通俗易懂的演示,使人们由仰视变成了期待。 2002年5月16日刚刚组建的新网通集团也在这两次展会上开始整体亮相。中国网通十分注重推介品牌、宣传形象,不仅对语音、数据、卫星综合业务等以往的重点业务进行展示,还将智能小区、无线接入、视频点播、媒体电话、IP电话会议、特色电话卡及上网卡等新业务进行了充分展示。网通和电信的对台戏,使展会更加精彩。 这一段时间还有一个大背景是通信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通信市场的中国概念。由于全球IT行业不景气已经持续了几年,信息通信行业期待复苏,因此在当年的日内瓦电信展上,许多国际著名厂商没有参加。但是,几乎所有国际大厂都来到中国参展,日本企业在2003通信展上占据了整整一个馆,韩国SK和三星等厂商也声势浩大,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使他们重新获得了与欧美厂商竞争的机会。如何在中国展示自己,以求尽快融入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厂商此行的主要目的,说明全球电信业者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当然,我国民族企业也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2004:继往开来 多年来,“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与中国经济和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步前行。进入21世纪之后,已经成为中国信息通信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会、亚洲和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之一。2004年10月6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通过认证,同意“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成为全球展览业协会的成员。加入UFI是国际通信展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国际通信展真正“全球化”了。 2004年通信展总展出面积达到55000平方米,共使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部8个展馆12个展厅和部分室外场地,共有来自23个国家或地区的600多家信息通信单位参展,比照1992年的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展示的范围包括3G和超3G移动通信、NGN与软交换、宽带接入、数据多媒体通信、IPv6、光通信、通信终端网络、智能网、网络融合、电信增值业务、电信支撑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数字家庭、信息家电等诸多信息通信科技。TD-SCDMA产业联盟首次集体亮相,中国推出的3G标准将在展会上受到国内外专家和普通用户的检阅。 从展商名录上,人们还可以发现,世界著名计算机芯片提供商Intel首次亮相通信展,这是继2003年微软首次参加通信展后又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通信与IT融合已成现实需要。 通信展正在迎接新的时代。 走进新时代 电信大国自有大国的自信,电信强国要“以人为本”。 据组委会宣布,从2005年起将国际通信展将由每年举办一次改为两年举办一次,从而避免重复办展和减轻参展企业负担,同时这也是对2006年在香港举办的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通信展的支持。 这不只是展会日程的调整,也是人们心态的调整。 通信产业已走过百年历史,但其中变化最大、最快,影响最深远的,恰恰是通信展诞生以来这十几年,这是巧合还是必然?是通信展推动了技术普及,还是技术发展催生了通信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进步的脚步从未止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