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报刊评论 > 生活时报 > 新闻报道
 


软件落后 硬件不足:北京国际周的遗憾

http://www.sina.com.cn 2000/05/19 13:06 生活时报

  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硕果累累。但在组织、服务、管理等软件或硬件方面也留下一些遗憾。

  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赵小姐因工作繁忙5月11日下午2点才抽身赶到农展馆参观展览,她一边急急忙忙地填写参观券上各项空格以便换取“观众参观”胸卡,一边对这样一种入门方式颇有抱怨。她对记者说:为什么要搞得这样麻烦呢?既耽误时间,又是票又是卡,也是一种浪费吧?而且这样反映出的观众信息也未必完全真实。一位王老先生则对场馆的分散和缺少标识感到茫然,他说,尤其是临时搭建的场馆,有的只写着6或7,包括主会场也没有特别标明都是哪一类的展览内容,我本来主要想参观全球定位系统方面的展台,转了好几个馆才找到。

  记者在展览会上还发现,有一些展台还卖起了东西。有的卖洗洁精、有的卖生发器、有的卖保健品和药品。普通市民出于对高科技国际周的信任,对这些出售的产品也很是放心。但业内人士提示说,展览会上购买新产品其风险有二:一是没有发票,有质量问题索赔起来没有凭据;二是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如何?消费者不了解,且许多产品是外地企业生产,一旦退货也比较麻烦。而对卖货的企业,则有逃税之嫌。对于国际周,则有损其国际展会的形象。

  听论坛的观众也有不少苦恼。在长城饭店,国家科技部一位聆听“高新技术与科技保险论坛”的人士对会场的同声传译不甚满意:“翻译的句子有的不连贯,影响听众的理解。”这位人士表示,北京的国际会议越来越多,同声传译的质量非常重要。在21世纪饭店和长城饭店,不少专门购票聆听论坛的企业人士,对会议组织者没有提供演讲人的名录感到不解,他们说,论坛的门票价格不低,总该有一份演讲者的名录给我们,了解演讲者的身份、业绩及联系方式。有的听众还提出,一些精彩演讲如果能有文字材料,哪怕有偿出售自己也会去买,可惜没有这样的服务。其实这也是很有效益的服务。

  记者在国际周最后一天赶往农展馆时,在馆门外散发卡片的小姐塞给记者一张卡片,是一份下个月在北京又要召开国际电子商务大会的宣传单。北京的会展确已形成规模且炙手可热,但会展经济能否一路红灯下去,决定于展会是否越办越受欢迎,而不是令人疲倦。从这一点上说,展会经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好,并不是仅有高数量的成交额就足够的。本报记者曹茜


相关连接:科技部副部长:要敢于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
相关连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周引资17亿美元
相关连接:综述:国际周--北京给世界的名片
相关连接:诺基亚、爱立信 两大电信巨头抢镜国际周
相关专题:第3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报刊评论 > 生活时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