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中国经济时报 > 新闻报道
 


科技部副部长:要敢于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0/05/16 18:46 中国经济时报

  记者赵明北京报道 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日前应邀在第三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论坛上发表演讲时呼吁,科技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因素,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留住人、用好人,要敢于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

  徐冠华解释说,现在我们已开始向信息时代迈进,知识已成为社会最重要的产品,人既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知识的载体,作为资本资产的人,不仅增值价格远大于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而且其他资产的增值率也将取决于人。所以人是宝贵的,而有知识的人是更宝贵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重大科技项目及其产业化的成功关键在于尖子人才的全面把握和使用。

  他说,“我长期担任所长,切身体会到一流人才可以办成一流研究所,二流人才不管有多少课题经费至多能办成二流研究所。一个研究开发机构是一个梯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一流人才,但是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正是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它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位置。”

  徐冠华就此说,研究工作如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人才难得,像一个金字塔,巨大的塔基支撑着塔尖,对尖子人才要特别珍惜。统计表明,我国在受到初等教育的每5300人中,有一位博士。相应的,每投入3580万元,才能培养出一位博士。(当然投入不只产生一位博士,还产生了其它各种受到不同层次教育的人才。)国家没有大的投入,就不能培养出一位博士。所以,尖子人才不仅仅是个人天资和勤奋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是国家巨大投入的结果。

  徐冠华特别指出,发达国家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科技人才,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使本来已经倾斜的科技实力进一步加剧,而到国外去的很多人是最优秀的人才,是巨大的金字塔的塔尖,我们要格外地珍惜,因为人才具有空前的紧迫性。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可以用关税等手段来保护本国的产品,控制有关生产要素的流动,唯一无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而吸引和保护人才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地参与争夺人才的国际竞争。在尖子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方面努力和国际接轨,必须进一步改变观念,解放思想,敢于使一部分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先富起来。要制定有关政策,依靠政策的力量,在竞争中从国内外选拔国际第一流的人才,使他们在重大的科技项目和产业化中发挥骨干作用;要建立吸引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人才的机制。

  徐冠华还说,要注意吸引人才,也要注意培养人才,要十分注意创造一个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的环境。历史经验表明,科技成果是人才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好的环境是产生尖子人才的重要前提。这就像森林当中的蘑菇,只要有温度和水分,就会成片生长。


相关连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周引资17亿美元
相关连接:综述:国际周--北京给世界的名片
相关连接:诺基亚、爱立信 两大电信巨头抢镜国际周
相关连接:国际周召开Linux高层研讨会
相关专题:第3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中国经济时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