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时期媒体的表现 |
|
非典流行初期,由于媒体的缺席导致谣言四起,造成大规模抢购大米和食盐的社会纷乱。4月20日首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打破了传媒集体失语的状态,各路媒体纷纷出马,打响了抗击非典的全民战役。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才是最好的“稳压器”。 |
|
|
|
直播伊拉克战争 |
|
央视的三套节目利用路透社、美联社、CNN和半岛电视台信号直播,并第一次大段引用外台外电,报道几乎与事件和国际大传媒同步,这是中国新闻报道史上的重大突破。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只要有信心有勇气,有一些问题都将不难克服。 |
|
|
|
央视开播新闻频道 |
|
曾几何时,国内的电视媒体几乎成了一个娱乐工具,节目的新闻性不断弱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新闻频道的设立,还原了电视媒体的本性。虽然缺少第一手价值的‘硬’新闻,被戏称几乎变成谈话频道的局面,但是,新闻频道的开播必将预示着国内电视频道开始走向专业化、国际化。 |
|
|
|
曝光孙志刚案促使收容法改革 |
|
收容变救助,假如当初《南方都市报》不开第一枪,这一大奇迹就不会在2003年的中国上演,这一事件充分体现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当然,从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媒体对这种非常事件的报道艺术很重要。
|
|
|
|
中办、国办治理报刊摊派
全国停办报刊677种 |
|
报刊摊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现在走向市场经济了,读者作为媒体产品的消费者有自己选择产品的自由和权利。媒体人也该振作起来,办出更好的媒体产品来给大众。不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的人最近表示,报刊摊派还是存在,这表明,治理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
|
|
|
实施广告新政 央视、省级卫视火拼广告推广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
|
央视独大的情况是我国电视传播的现实,广电总局实施广告新政,地方台面临更多变数,省级电视台广告资源的整合不只是形式,更要看实在的内容。没有统一有效的协调和牢靠的利益纽带,再多的小舢板也绑不成一艘大航船。 |
|
|
|
广州势力搅动京沪媒体市场 |
|
从年中的《东方早报》到年末的《新京报》,跨区域办报被正式认可,这表明国家新闻改革的积极态度,也为媒体的良性发展和做大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路径。强龙与地头蛇的里应外合应能引起一些风浪,但作为一外新的外来者,在市场上遇到的困难还会有不少,这就需要操作者用创新的智慧去化解。 |
|
|
|
世界日报发行量排行榜引发风波
专题 |
|
报刊的发行量就像姑娘的年龄一样不可知,很多报刊虚报现象严重,这不利于媒体市场的长远发展。有关认证机构的介入将有望规范报刊的发行量,但操作效果如何我们也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
|
|
|
山西繁峙县矿难11名记者受贿被查处
专题 |
|
新闻行业中的不良现象使民众时有诟病。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11名记者受贿事件令人们震惊,新华社、央视等七新闻单位联合制定自律公约,加强自律,建立健全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是当前我国传媒界亟需的。 |
|
|
|
民营电视生存空间遭挤压 |
|
民营电视制作业已有四五年的发展史,除电视剧制作公司外,至今身份仍模糊不清,处境尴尬。中国脆弱的民营电视制作商的命脉拿捏在电视频道手中。电视台突然变招,电视制作的生存空间再次遭到挤压。 |
|
|
|
东方卫视横空出世 |
|
“第一财经”是以统一品牌整合跨媒体资源;东方卫视是以开放平台整合跨地域资源。这将是国内目前除央视以外惟一一个打破以地域命名的卫视频道。我们期待着它能有不俗的表现。 |
|
|
|
歌华有线电视费涨价 |
|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你小小用户爱看不看。这再次表现了垄断行业的霸道和势力。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着更多有线电视经营者的诞生。 |
|
|
|
中国新闻发言人浮出水面 |
|
媒体的又一大公开信源,如果真得做到该公开的对所有媒体全公开,那么,一些依靠内部信息为卖点的媒体可要想其他的招了。对于发言人们,我们期待着他们的精彩表现。 |
|
|
|
武汉女大学生卖淫调查报道引起争议 |
|
在这一事件中,记者遇到的是“听说过,没见过”的女大学生卖淫,该怎样说,怎样做,才能见诸媒体?新闻报道要以事实为据,生活中的事如何变成报道中的事,看来还要有技巧,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现实不是童话,记者要学会说话,别总像童话中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 |
|
|
|
“美女播报气象”引发争议 |
|
要策划新颖的天气预报,目的是为达到更高的收视率,提升广告效应。单纯追求收视率的“性感播报”,注定短命!而中国天气预报的陈旧形式,也注定要变!
|
|
|
|
《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5·1实施 |
|
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短期内,外资对中国市场态度还很谨慎。另外,批发与零售实难截然分开,而目前只放开零售,不放批发,预计外资将以各种方式实现突破,进入批发领域当是可期之事。 |
|
|
|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网民超过7800万居世界第二 专题 |
|
这充分体现了新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迅速增长的网民数量,表明中国开始步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在中国的日益普及,使得网络向社会生活的渗透明显提速。它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思维的方式,已经从最初的辅助性工具开始逐渐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
2003年是“中国记者被打年” |
|
记者被打不独中国有之,只是中国记者以前是以官方人物的面目出现,而如今媒体走向市场,与官派作风说再见了,才会有被打事情的发生,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被打的记者才是真正的好记者,拿红包的记者写表扬稿的记者是不会被打的。记者被打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舆论的漠然与求诸法律的无助。
|
|
|
|
改进报道模式 新闻要向“三贴近”发展 |
|
这或许是一颗挽救中国新闻的“救命丹”,因为中国的很多新闻已与受众有了太远的距离,受众也已冷漠新闻久矣,如果不做改进,那我们的一些新闻可就真是谁写谁看了。 |
|
|
|
2003年是广播发展年
中国广播业酝酿第二次复兴 |
|
国外广播媒体在受到电视媒体冲击后也曾有过低潮,但汽车业迅速崛起后,广播媒体也随之复兴。而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升温、轿车大量进入家庭,这势必为中国广播媒体的再度复兴提供机遇。一度冷眼旁观的广播业正悄然拉开竞争的序幕。 |
|
|
|
广电总局发布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
|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将对我国的广电产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将挽救近年来广电媒体在与纸质媒体竞争中的颓势,重现辉煌。对纸质媒体则是一大挑战,如何尽快实现纸媒的数字化,也是当务之急。在美国,电子报纸已成为纸媒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
|
|
|
罗刚事件 |
|
这是一个不该发生的故事。这也说明当前有些主持人的现场把握和控制能力的低下,更说明一些电台对主持人操作的失控,在一个节目里,完全让主持人信马由缰地闲扯,听众早有意见了。 |
|
|
|
内蒙古一记者因批评报道太多被解聘 |
|
这是国内传媒人的悲哀,为企业写宣传稿的记者大把大把地拿红包,而仗义执言为民说话的记者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最终连从事新闻工作的资格都被剥夺。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
|
|
|
末位淘汰
人文类媒体举步为艰 |
|
央视的《读书时间》可能下岗被曝光后,声讨和扼腕叹息者众。《华夏人文地理》近日被“时尚”系列收编,收编后的“华夏”多了几分时尚,少了曾经的厚重和沧桑。而纪录片《见证》至今依然是寒酸度日,命运堪忧。
媒体不该短视的攫取金钱,应该更多地担负起传播文明成果的重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