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汪向勇专栏 > 《人在企业》后记

《人在企业》后记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26日 14:04:36  汪向勇

  写这本书的过程比写<<逃往中关村>>要苦,因为此刻写的是一本管理书籍,在里面不能寄托虚拟的愿望,也不能随自己的脾气来,属于写作自由的乐趣减了不少。动力全来自看到国内许多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和国外企业的落差,也来自读不下去书摊上药方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书籍。对于人的管理,方法论是基本的,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一种理念,认识提不上去,方法是无法推动的,这就是说的许多"走过场"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例如"嗟,来食!"和"肚子饿了就来吃点吧!"同样是给东西员工吃,结果就完全不同。为什么许多企业给员工的待遇不低,但是员工的流失率还是很高,跟企业说话的"语气"关系很大。企业虽然不像一个人有人格魅力,但是一个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它的规章制度和对待员工的态度,在员工心中形成"企格"――企业的格调。有人说中国人不好管,花花肠子太多,但是为什么许多优秀的中国人许多都愿意去外企或者外国,而且对别人的管理方式非常合作。看样子不是中国人的问题,而是中国企业管人方式的问题。

  深入这些外企和中国已经有人力资源意识的企业去采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快乐是因为有许多人不能去采访,等着我采访完写给他们看;快乐也是因为能够到一个企业的后台去看看,有点像小时候看戏时盼望到舞台后去看看。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大多少人来说是属于比较难以打入的"内部",我为这种"打入内部"而快乐,其实很多企业也愿意被别人打入,他们希望自己的朋友或者对手称得上是朋友或对手,企业群落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了,才是水涨船高,大家都进步了。

  写一本关于管理的书,而且期望有很多人来读,不感到枯燥,并且收益非浅。这本书是抱着这份理想开始的,最后是否完成,需要读者检验。因为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书,所以它的读者可以是任何人。又因为是深入企业的采访,所以我的观点并不多,更多的是这些企业的做法。

  在本书截稿时,接受过我采访的IBM(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清平先生离开人力资源部,调任IBM大中华区政府和公共事业部总经理。目前IBM中国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是周晶女士。摩托罗拉大学校长姚卫民先生离开摩托罗拉大学,现任美商网COO。朗讯中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李剑波离开朗讯,现任亚信公司副总裁,负责人力资源工作。Intel人力资源总监云大耀先生离开大陆到Intel香港,Intel中国人力资源经理是康颍涛女士。

  本书关于联想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由刘丽英撰写。

  本书的撰写受到许多人士的真诚帮助,并给采访提供了方便,他们是汤磊磊、宁述勇、吴湘戟、周茜、刘婕、商荣、赵子忠、肖辉、杨吉平、马欣平、李良玉、侯梅竹、杜树梅、杜立敏。

  辽宁人民出版社张业宏先生为此书付出了比责任编辑更大的热情。郭林霞、金建中、聂静和张煜英作为一直关注这种采访的人和本书的第一读者,给予很多鼓励和建议。

  特别感谢朗讯(中国)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孙贺影,他给采访提供了很多有成效的建议。

  《计算机世界》总编刘九如先生大力支持了本书的完成。

  在此一并感谢!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人在企业》序:前方100米是人才风暴(2001/04/26 14:03)
《人在企业》连载26:在用友发展自己(2001/04/26 13:57)
《人在企业》连载25:软件以人为魂(2001/04/26 13:52)
《人在企业》连载24:学习人力资源(2001/04/26 13:46)
相关专栏:汪向勇专栏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第一届新浪全国妈妈宝宝五一大聚会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