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微软50万美元的高价“补丁”能否奏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7日 14:33 ChinaByte | |
ChinaByte 11月7日消息 当地时间11月5日,微软公司推出了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补丁"程序。与以往的补丁程序不同的是,该"补丁"程序不含任何技术成分在内,那就是以50万美元的价格来悬赏捉拿"冲击波"和"大无极"病毒的制造者。 微软公司昨日表示,他们将出资50万美元来悬赏捉拿"冲击波"和"大无极"病毒的制造元凶。此举史无前例,可谓是开创了以悬赏方式捉拿病毒制造者的先河。但最新版《商业周刊》对此却撰文表示,微软此举风险有二:首先,高额悬赏捉拿病毒作者有可能进一步激怒病毒作者,或激起病毒作者的好胜心,对解决安全问题反而起到副作用;其次,微软既然不惜以金钱为代价来捉拿病毒作者,那么微软的企业客户同样有可能要求微软以"金钱赔偿"的方式来解决因其软件安全问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11月5日,在一个由美国联邦调查据(FBI)、联邦经济情报局(SS)和国际警察组织代表参加的记者招待会上,微软公司首席顾问Brad Smith表示:"对于安全问题,微软一直十分重视。但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人可以解决该问题,因此,公司决定分别以25万美元的代价悬赏捉拿'冲击波'和'大无极'病毒的制造者。" 据悉,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微软一直都在与联邦调查局联手捉拿病毒的元凶,但只找到了病毒变种的两名嫌疑制造者,而真正的元凶却逍遥法外。其中"冲击波"病毒是从8月11日开始在全球互联网上蔓延的,共感染了全球大约120万台电脑;"大无极"病毒则被称为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电子邮件病毒,它可以把遭到病毒感染的电脑变成一台发送垃圾电子邮件的机器,每分钟发送多达300封含有病毒的电子邮件。严重影响了企业及个人正常的网络应用。 也许正是因为病毒的猖狂肆虐和外界的巨大压力才促使微软出此奇招。相信业内人士对此也无不拍手称赞。但以悬赏方式捉拿病毒作者可谓是"前无古人",是否"后无来者"还要看其结果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从积极的角度讲,以悬赏的方式捉拿病毒作者,有可能使微软获得一些有关病毒作者的相关信息。另外,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病毒作者以震慑。但此举也不无风险所在,对于黑客而言,很多因素都可以刺激他们继续"做案"。比如名声,或好胜心理。一旦激怒他们的反叛心里,或激起他们的好胜心,那么微软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反而对安全问题于事无补。而微软以巨资捉拿病毒元凶此举,恰恰可以激发他们的反叛,或好胜心理。 此外,既然微软不惜通过"以重金捉拿病毒作者"的方式来解决安全问题,那么微软的企业用户下一步就有可能通过微软的许可协议来要求微软对因其软件安全问题给企业造的损失进行赔偿。如果微软拒绝赔付,那么就很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客户流失。微软公司首席财务官John Connors在公司最近召开的一次电话会议上也表示:"由于企业客户对安全问题的担心,微软在企业用户市场的收入已经出现下降。" 世间万物,有利必有弊。但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微软这50万美元的超级"补丁"究竟是能改善目前的安全状况,还是招致惹火上身,让我们拭目以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