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3G变革中一众运营商身不由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1日 17:22 IT经理世界 | |
子澜/文 电信运营商对3G总体反应“不兴奋”,他们目前根本就不是主角。但事关公司未来,在3G这场无法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游戏中,他们怎么办? 9月初,由于一则关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可能在年底率先获得3G牌照的传言,中国电 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作为国内潜在的新兴移动运营商,也成为目前推动中国政府早日发放3G牌照的重要力量。 3G用来干什么?过去跨国公司精心描绘的基于高速数据和图像传输的移动新生活场景已悄然掩卷,3G的倡导者们如今强调的是,一个3G网络在全负荷通话时的语音传输成本仅仅是2G网络成本的1/4。 事实上,在数据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语音通信已经成为当前3G前行的推动力。目前已在英国、意大利和澳洲相继推出3G服务的运营商和记黄埔,借助语音服务价格比对手低一半左右的低价策略和套餐服务,其3G客户数出现大幅增长,据其分销商Carphone报告,每周有3000至4000人成为英国和记3G的用户。 3G就这样突然间脱掉了尊贵华丽的外衣,明目张胆地挂上了低价的标签。而这个转变对于有着特殊需求的中国市场来说,还是非常诱人的。 业内预测,到2007年,中国的移动用户将达到4.3亿户,相比现在的2.3亿用户,4年内将有2亿用户的增量。而这个增量是对价格更加敏感、支付能力较差的低端客户群。这也是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持续增量不增收的主要原因。 显然,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样的新兴移动运营商而言,想要依靠一个新的网络达到相当的覆盖水平和质量尚需时日。而目前“小灵通”引发的价格战对话务量产生的巨大刺激(广东移动频频扩容的真正原因)却让他们清晰地看到了:价格下调能启动巨大的潜在移动语音用户市场。如果3G果真能以更低成本提供语音服务,正好迎合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切实需要。中国电信的地方运营商很直白地说:“管它什么3G,我先拿到牌照,把语音业务做起来再说。”因此,一旦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以3G网络全面加入,语音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将不言而喻。中国移动的高层说过:“3G起来,过去的好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高级经理邹克非也提醒说,欧洲所有第三家进入的新运营商都只能拿到6%到9%的市场份额,而且会导致原有的移动运营商日子也不舒服。根据目前已在3G运营中初现起色的和记黄埔估计,要到2005年才能达到3G项目上的现金流平衡,而实现赢利是2008年以后的事了。虽然中国的运营商没有购买3G牌照的资本支出,但考虑到3G运营的复杂性和中国移动用户市场的特点,要想在3G市场上真正有所收获,需根据各自的目标市场确定并有效执行相应的市场策略。这对4大运营商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有了移动业务并不一定就有了牛奶和面包,这种令对手难受、自己也不一定好的日子,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什么还如此急切? 因为两大运营商已经感受到,重大危机和关键机会将随3G同时降临。 从全球范围来说,移动对固定电话的替代趋势已现。在中国电信运营市场完全放开之前,早日积累移动运营经验和扩大用户规模,对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而言,是未来能不能在运营商的整合中活下来的关键因素。而3G这个借全网升级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也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唯一的机会。 而既得利益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3G并不热心。 这两家运营商耗费巨资建立起来的2G或者2.5G的移动网络,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尤其是中国联通于2001年启动建设的CDMA网络,在去年到今年初的二期建设中已全部升级为CDMA2000 1X,这已经是一个2.5G的移动网络。 联通被业内公认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刚开始时上窄带CDMA可以争取先机,但由于政治博弈的一波三折,当所有人包括政策决策部门都认为时机已过、不宜再上的时候,窄带CDMA却在人们的惊诧中上马了。联通不得不在投入200亿元的一期窄带建设不到一年后,又耗资150亿元将窄带匆忙升级到CDMA20001X。现在三期建设需要的200亿元巨额资金还没有着落,投入后的产出还谈不上,3G却又山雨欲来了! 不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目前的姿态是“我不喜欢战争,但我时刻准备着”。有可靠消息说,在此前,中国移动已经于9月初向厂家发出标书,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东莞5个重点城市的WCDMA试验网,计划于年底前建成。消息人士说,此试验网旨在商用,也就是说在发牌照前全部建好,一发牌照立刻就可以放号。一直不希望尽快发3G牌照的中国移动实际上却是动作最快的。 虽然这个项目日前刚刚被信息产业部叫停,但是却表明了中国移动在3G网络建设上准备工作的充分。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移动的整体3G建设策略及市场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他们决不会允许中国3G服务提供商排名第一的桂冠花落他家,对其最为宝贵的高端用户自然更是誓死捍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