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听说过“侩货”这个词吗?即在网上找靓女、泡帅哥,并且“速配”——在最短时间内转变成实实在在的见面、恋爱。一位网吧小老板讲,不常进网吧的人很难知道它的意思,但这种新现象在我市传播速度却十分惊人,几乎每个网吧都有,而且有些青年乐此不疲。 采访时,作为交换条件,小老板要求隐去他的网吧地址和名称。 小老板讲,网吧里最常光顾的客人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聊天、交友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从去年年末开始,利用聊天“侩货”开始流行,青年们通过OICQ(网络寻呼,一种网上聊天软件)或进入某些网站的聊天室,以“偷心的人”、“献给你初吻的女孩”类似的特征网名,寻找异性朋友,一旦双方聊出了兴趣,马上电话联系,之后马上见面,符合心中标准就当作恋人相处,不合拍儿立马各奔东西。 记者正和小老板聊着,一个刚下机的小青年放下手机,一拍桌子,挺自豪地对小老板说:“我又‘侩’了一个,现在就打车见她。”小老板悄悄告诉记者,算上这个,这位哥们儿已经‘侩’了三个姑娘了,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多和女生聊明星,说自己很帅、内心很空虚,很少人理解他,讨厌学习。挺管用,昨天后半夜就有一个‘侩’来的女孩来网吧找他……” 小老板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实在太开放了,“侩货”已成了游戏。他的网吧里“侩货”成功的几个人,和对方相处时间最长的仅有半个月,很多是见一面或相处几天就分手了,但他们却把如何“侩”的、多长时间“侩”上的、对方靓不靓、见面后做些什么、对方如何给自己花钱作为一种谈资、一种成果到处宣扬。前几天,三个小青年一起来到他的网吧,比赛“侩货”速度,结果一个多小时,一个女孩就被“侩”来,其他两个男孩赌输的结果就是请吃饭。 有关人士指出,“侩货”带来的负效应令人担忧。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对情感如此随意、不严肃,用“侩货”这种虚幻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完全不考虑这会给自己及对方带来伤害。更可怕的是,一旦这些“侩货”的青年们遇到的是坏人,到时身心受伤,后悔都来不及。本报记者岳同明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