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当地时间6月29日(北京时间6月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报告称,太阳系行星运行轨道的突然改变有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数学家们利用计算机模型描绘出了过去一亿年里太阳系行星运动的精确轨迹。令他们颇为诧异的是,研究发现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轨道直到距今6500万年前才逐渐稳定下来,而这一时期正好是恐龙灭绝的年代。
研究人员发现,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距太阳系中心较近的几颗行星轨道突然发生了改变。他们认为其原因很可能是一些微小的不规则运动在积年累月之后逐渐放大,在到达了某一临界点后,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使距太阳系中心较近的几颗行星轨道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自然》杂志报道称,这样的轨道改变有可能使一些位于行星之间的、原本处于静止状态的小行星变得不稳定,使它们在太阳内穿梭游弋,最终使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造成恐龙灭绝。据负责这项研究的布鲁斯-拉尼加(Bruce Runnegar)称,“恐龙灭绝与行星轨道的突然改变发生在大致相同的年代里,这很可能并非巧合,如果当时水星、地球和火星的轨道发生突然改变,那么小行星估计也将同样受到影响。”(王 羽中)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