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正文
纪实:甘肃永靖首次发现120多个恐龙大脚印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30日 07:26 北京青年报

  自从被120多个恐龙大脚印“踩”了一脚后,甘肃省永靖县一夜之间扬名海内外。国内权威专家给予的评价是:此属重大发现。

  1、我和恐龙大脚印比了回尺码

  3月21日上午我踏上了永靖县的土地。说句实话,当时的心情甚至可以说有点激动,因
为终于可以亲眼看到这些想都想不出来的重大发现。但刚到永靖县就被泼了一盆凉水,宣传部负责人明确告诉我:“从3月18日开始,为使这些足印得以有效保护和挖掘,清理现场已被封闭,未经许可,任何人都不能靠近。”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可又不甘心,再三与县政府领导协商,最后看我是从北京远道而来,终于同意第二天派船顺黄河三峡送我去现场采访。

  3月22日上午9时,我登上了去足印现场的快艇。脚下的黄河并不是想象中的混浊,距水面一米多深的游鱼都清晰可见。快艇在清澈的黄河水面上疾驶,两岸山坡上的杨树在抽芽,河面上不时飞出被快艇声惊吓的野鸳鸯、沙鸥和白天鹅。

  终于靠岸了。经过40分钟的水上航行,我来到山脚下,爬上一个很陡的山坡,远远看见十多个工作人员正在拿着铁锹挖土、装车,随船一起去现场的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我,那就是恐龙足印现场。远远向现场看去,我未免有些失望,400平米的足印现场全部被黄土覆盖着,哪里有一丝考古挖掘的影子?又往前走了10分钟,在旁人的指点下,透过表面覆盖的黄土,隐隐约约中,已能略微端详出脚印的痕迹。

  在这很陡的坡面上突起一块大石头,负责现场施工的王师傅说那就是恐龙的“脚心”。我左看右看也想象不出,谁的“脚心”长的是石头样,只能调侃道,“这图案挺抽象的。”“不抽象!我把土给你扫出来看看就像脚印了。”虽说坡面陡峭,可我和王师傅用扫帚把覆盖在上面的一层浮土扫开竟足足用了近15分钟。这时,一个巨大的脚印形状的坑显露出来,而那个突起的大石头正好位于坑中心,不是脚心是什么!我身高1.86米,鞋要穿44号的,平时显得挺威风,可往恐龙脚印里一放,整个是“汪洋中的一条船”,顺着恐龙后脚跟量到脚趾头,整整4个半鞋底儿,快有1米长了。“这要让它踩一脚,人得变成一滩泥。”我暗自庆幸没和恐龙生在一个年代,“这个脚印只能算中号,再往上走有一个那才叫大,足有半个乒乓球桌大小。要是倒满水,能给孩子当澡盆。”王师傅随手比划着,一副见多识广的神态。

  2、10年前“大骨头”被扔进黄河

  据说,10年前,当地农民在开荒时,曾挖出不少叫不出名来的“大骨头”。村里农民看它既不像牛,也不像猪、羊的骨头,村里的老人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但认为这些骨头是一种不吉利的兆头。于是,村里的年轻农民就用镢头把这些“大骨头”砍成数段后,扔到黄河里去了。如果他们知道扔掉的是比黄金还珍贵的稀世珍宝,肯定会后悔得顿足捶胸。

  恐龙大脚印的第一个发现者是甘肃省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大庆副总工程师,确切时间是在1999年的8月。

  当时,甘肃省第三地质勘察院的地质工作者在永靖县境内的老虎口做一般的地质调查时,无意中发现恐龙足印化石遗迹。由于这里濒临黄河盐锅峡库区的太极湖边,并且这里距早先发现的红古马门溪龙产地只有30余公里,分析这里的地理环境,地质工作者感到这一发现将是极有意义的事件。但限于当时有限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只是没有继续挖掘,他们用浮土层将部分挖掘面覆盖后,便返回了兰州。回来后,李大庆等向院里做了汇报,希望筹措资金和设备对现场进一步挖掘。院里对这一发现很重视,开始打报告争取资金。2000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和省财政厅下文,下达2000年“科教兴省”省长基金资助项目,将“甘肃永靖老虎口恐龙足印及其形成时代环境研究”列入其中。到当年年底,10万元资金到位,甘肃省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的地质工作者又肩扛仪器设备奔赴现场开展正式挖掘工作。

  3、1.7亿年前我脚下是万顷碧波

  担任挖掘现场总指挥的甘肃省第三地质勘察院的张工程师跟我说:经过地质工作者近半年的挖掘,已挖出了120个左右清晰可辨的恐龙足印。这些新发现的足印都集中在一个山坡上,目前挖掘面积近400平方米,可分辨的一共有十多组。足印保存得比较完整,可以分辨出每组脚印的走向,其中6组足印非常清晰,它们的行走方向都不一样。从我俩所在的地理位置看,有从南往北的,有从东往西的,相互交叉,很有可能是一大群恐龙在一起行走过程中留下的痕迹。通过对其中一只巨型恐龙足印的测量和考证,专家们确定,留下该足印的是一个庞然大物,两条后腿间距离为3.45米,前后足距离为3.75米,它两步就可以跨过一个篮球场。根据它的步幅,专家分析,留下这只足印的恐龙体长在20米以上,体重接近50吨,在恐龙家族中也算是比较大的。

  恐龙脚印所处的位置三面环山,放眼望去光秃秃一片。依照从课本上学到的化石形成原理,我判断此处不具备构成化石存在的外部条件。关于该足印的形成,有关专家推断,这一带曾是一个古湖泊的沙滩,顺着现在的山坡通向当时的水底。那时的湖泊正处于枯水期,沙滩露在地表上,还是半潮湿的。恐龙从湖泊经过沙滩向岸上走去,松软的沙滩上就留下了它们带有淤泥的足印。此后,沙滩进一步脱水干燥,在足印的表面形成了一层硬壳。等到下一个季节,水位开始上涨,迅速淹没了这片沙滩,湖水带来的泥沙覆盖了足印,经过脱水作用使足印成型。而地球经过上亿年的运动,地表产生倾斜,当时的沙滩就变成现在的山坡,当时的足印就变成今天的化石。

  号称“恐龙王”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赵喜进研究员鉴定后说:这确是恐龙足印,形成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或早白垩纪。此外,脚印周围还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水的波纹,以及泥地板结时形成的龟裂。这些足印是由10只恐龙踩出来的,它们又分属于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可称世界之最的那只硕大足印属于巨型蜥脚类恐龙,而三趾足印则为虚骨龙所留。赵喜进在现场考察时不禁发出感叹:“这么清晰、这么完整、这么有立体感的恐龙足印群,属于重大发现,此次考察真是一种享受。”

  另外,张工程师告诉我,最近,地质工作者又在距该遗迹6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现了一段2米多长的腿骨化石。据专家初步判断,这段化石可能是恐龙的大腿骨。

  4、恐龙家族曾在此生死搏斗

  站在一片无声的大脚印中间,很容易诱发思古之幽情。其实,这群脚印已向后人展示了一场血腥的生死搏斗。

  从资料上看,蜥脚恐龙以吃植物为主,体积相对较大;而虚骨龙个子较小,以食肉为生,生性凶残。经过对足印类型和分布情况的分析考证,专家发现,食素的蜥脚类恐龙大足印都集中在中间,而凶残的食肉性虚骨龙足印都围绕在四周,并跟随着大足印走向远处。由此,专家们猜想距今1.7亿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恐龙家族的生死搏斗。

  而李大庆则有不同看法。他认为1.7亿年前是恐龙的繁盛时期,永靖县属黄河流域地区,曾是湖泊沼泽地貌,水草丰美,气候温暖。根据现场挖出的脚印种类、恐龙遗迹,以及古河底清晰的水波纹印迹,猜想当时这里可能是多种恐龙的栖息地。但仅以脚印还不能精确判断,恐龙家族内部是否发生过自相残杀的场景。假如能在这个区域内挖出不同种类的恐龙骨化石,依据骨骼化石对恐龙种类进行精确定名,才能准确判断当时恐龙家族里食草型恐龙与食肉型恐龙是否发生过像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里弱肉强食的决斗场景。目前,省地质勘察院正组织力量对足印现场进行大规模挖掘,相信通过继续挖掘,肯定会有许多新的秘密被揭开。

  5、每个脚印都盖上土

  王师傅说:“知道为什么在脚印上盖塑料布吗?告诉你吧,那是为了保护遗迹。”挖出的足印裸露在外,最怕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雨水携泥沙流下,会损伤足印完整的外形。另外,足印长期裸露,在外接触阳光、空气会加速氧化,所以他们前几天把脚印都用厚10厘米的土盖上了。张工程师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目前资金极其有限,每天光运转费用就是近3000元。进度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挖掘必须小心谨慎,因为挖掘稍不小心,就会把恐龙足印破坏。

  李大庆正在加紧整理此次挖掘的书面材料,准备在5月份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从遗迹价值本身看,永靖恐龙足印已达到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标准,但目前遗迹保护措施还显得滞后。遗迹现场正在集中力量对挖掘出来的化石群进行固坡、排洪、拉网等保护性措施,并打算建设露天大棚,预计这些工程4月底有望完工。

  6、大脚印“五一”亮相

  永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改革开放后著名的刘家峡库区以及周围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永靖县的旅游业发展迅猛,百姓的生活有了好转。120多个大脚印遗迹刚在永靖县内被发现时,县政府的领导们非常惊喜,认为它能成为永靖县发展旅游业的“龙头名牌”,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永靖县主抓旅游业的县委副书记孔德平倒也实话实说:虽然这些年永靖旅游业蒸蒸日上,但永靖县毕竟家底薄,全县19个乡镇有13个属国家级贫困地区,县财政收入并不富足,但鉴于恐龙足印化石的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永靖县委、县政府目前紧急筹措首期50万元应急资金,并划定15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

  但从发掘进度看,50万元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况且这50万元的救急款还是从银行贷来的。目前旅游业属淡季,县里干部下月工资还没着落呢!孔书记越说越急,称现在永靖县正在向甘肃省申请省级古生物足印化石保护区。省国土资源部门对此事也非常重视,准备出6万元应急经费投入前期保护和发掘工作。永靖县准备今年5月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一级保护项目。在取得国家支持的同时,永靖县目前正在大力宣传,开始进行招商引资,加快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县里还准备增派人手,进驻现场,提高挖掘的工作速度,力求在“五一”黄金旅游周期间向全国游客对外开放恐龙大脚印遗迹。

  7、商家开打恐龙牌

  恐龙大脚印的面世引发了永靖县城一场“地震”,反应灵敏的企业界人士早嗅出了其中的商机。但多数企业投入资金并不多,惟独甘肃一家经营房地产业务的公司是个例外。

  通过聊天,我感到这家公司的张总经理的眼光确实有所不同。张总经理自称是个钓鱼迷,自从发现太极湖(恐龙脚印下的一个湖)这个地方环境特别好,就经常来此钓鱼。当时,他就已经在这儿投资建了个垂钓俱乐部。自从得知发现恐龙足印的地方距他的垂钓俱乐部很近时,就开始有了“站在恐龙背上”发展多种旅游经营项目的计划,并开始与该县县政府联系磋商此事。“我这儿娱乐项目占地面积400亩,待与县政府协商后,准备追回150亩,建一所中西合璧的高档别墅区,再在酒店周围的水塘种上大片的荷花,水塘旁边开起黄河茶摊大排档,我们已在南方预订了5艘龙舟,准备在这儿开龙舟大赛,并且在黄河岸边铺上人工沙滩,修建个天然浴场……”张总经理饶有兴致地说着他的“五年规划”。

  8、看看美国学学自贡

  “我不反对对恐龙脚印一类的远古化石进行开发,但必须要以保护为前提。”中科学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说这句话时特别加重了语气。

  周忠和认为,挖掘要由正规的国家级考古队伍完成。“我坚决反对在考古工作中掺加商业行为,如将遗址开发权承包给企业或个人,甚至将出土的文物公开拍卖,致使国家珍贵文物流失,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周忠和研究员建议:“甘肃永靖可以借鉴四川自贡甚至美国的发展模式,打旅游牌,以科普和教育为主题,用建立恐龙公园、博物馆的形式,合理适度地开发。应多听取专家意见,避免急功近利。”

  -闲聊几句

  掩卷停笔,窗外已是满天星斗。点燃一支烟,脑子里忽然冒出个古老的笑话。

  一个饿了多时的乞丐拦住富人央求道:“老爷,行行好,给我买个馒头吧!”吃完了,乞丐还觉不饱,又祈求富人再买几个。富人拗不过他,一下买了10个。乞丐一口气吞下,结果撑得满地打滚,临死前愤愤地说:“有钱人没一个好东西,好容易发一次善心还想撑死我。”

  其实,富人给乞丐买馒头本没有错,乞丐饿怕了想一次吃个够也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两个都没做错事的人却共同制造了一个悲剧呢?原因只能有一个:馒头要一个一个、一口一口地吃。搞开发、上项目也是如此。(文并摄/本报特派记者洛涛)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甘肃采取措施积极保护恐龙足印(2001/03/21 11:23)
专家指出恐龙足印将会引出研究新课题(2001/03/19 16:33)
我国科学家全新诠释恐龙灭绝之谜(2001/02/26 18:27)
图文:远古时代曾有星体撞地球导致了生物大灭绝(2001/02/24 09:29)
恐龙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