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3月21日电 (记者 肖敏) 在甘肃永靖县恐龙足印群的遗迹现场,科学家们在继续进行发掘工作的同时,已采取各项措施,对这一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地质遗迹进行保护。
关于恐龙足印化石的保护,国家国土资源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与当地政府已进行了安排和部署。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筹集50万元专向资金,用于发掘现场前期保护设施的建设,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也将投入6万元应急经费进行保护工作。
据介绍,遗迹已出露的400多平方米的面积,因直接暴露于山野中,时刻面临着遭受风化、被泥沙磨蚀及人为破坏的危险。所以在现场,工作人员已临时用塑料和浮土将足印化石覆盖住。同时,遗迹周围的护坡、排洪沟等设施也在紧张的建设之中。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最怕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雨水携泥沙留下,会损伤足印。再加上足印裸露后,氧化速度加快,所以他们正在考虑采取措施防止恐龙足印化石的氧化。
目前,地质工作者已挖出了一百多个清晰可见的恐龙足印化石。同时,还发现在遗迹中共生有恐龙尾部支撑痕迹、卧迹及粪迹等。主持挖掘工作的甘肃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古生物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李大庆教授指出,由于恐龙足印从产生到被石化所需要的条件十分苛刻,所以,一般说来恐龙足印较之恐龙骨骼和恐龙蛋更难被保存为化石。因而,在发掘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对遗迹进行妥善保护,是当务之急。
另悉,遗迹发掘地区已正式申请国家地质公园和甘肃省自然保护区项目,这些项目的建立,将使恐龙足印化石得到长期性保护。(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