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报刊评论 > 新闻报道 |
张志君 撰稿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看"网络时代的人文关怀"节目,今天我们请来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中 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另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教授彭兰博士。 喻教授,您好!彭教授,您好! 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是网络时代的文盲问题。 喻:网络时代的文盲,这个命题本身粗听起来似乎有点似是而非,但细一琢磨,你会觉得里面深藏着不少玄机。在印 刷文化的时代,对文字的解读成了当时的一件重大事情,人们凭借对文字的解读可以"尚友千古",也可以"遐思万年",与 口传文化相比,文字具有一种神奇的功能,识文断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一种了不起的事情,小孩子刚识 了几个字,家长就会感到欣喜不已,那个时代,不识字的人被称为文盲。到了后来,我们已经基本扫除了文盲,于是用一个新 词"科盲"来取代"文盲",其实,当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蓦然回首,却发现老的文盲我们远没有完全扫除,新的意 义上的文盲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 彭:尤为可怕的是网络时代文盲的致盲的原因。我们知道,在印刷文化时代,人们致"盲"(文盲)的原因很大程度 上往往是因为"盲"者本身的贫困,而在网络时代,人们致"盲"的原因却往往是由于其经济上的富有,在资源短缺的时代, 人们一般易患营养不良,而在通货紧缩的时代,心血管疾病等富贵病却日渐其多起来。 喻:的确是这样,就像照相机越来越"傻瓜化"(智能化)一样,电脑也越来越傻瓜化了,甚至有人提出"一指通" 或像三星Anycall那样搞语音上网。智能化(傻瓜化)的电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其易操作性和可视性,易 操作性的后果一方面是容易操作,另一方面则会使人越来越懒,而可视性的直白含义是什么呢?那就是强调智能化电脑应该提 供大量图片,甚至应图片化,而图片化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他往往使得人们只愿看图不愿看字,只喜欢浏览图片而不愿读书、 读报,久而久之就会造就出可怕的只会滑动鼠标的一代。 彭:的确是这样,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这则笑话说的是在电视时代,美国一所小学里一个老师问 他的学生们地球是何种形状,孩子们的回答是"是方的"-因为电视机的形状是方的。网络化确实易于使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 拔的孩子们智力退化,甚至弱化,最终被"傻瓜化"。 喻:这是一种无奈的二律背反!一方面,网络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们希望不断推陈出新,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为了达此目的,可以绞尽脑汁,不择手段,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智能化、简单化,将一直是他们" 克敌制胜"的法宝,另一方面,真实的物理时空和并不会消失的印刷文明则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要求其"居民"们能够薪火传承 ,起码具备识文断字,读书、读报的本领,经济的需要和文化的诉求,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宿命式的冲突,这种冲突必然会导致 网络时代一切有思想的人对"赛博文盲"问题的关注。主持人:那么,该怎样解决呢? 喻:赛博时代的过快到来,使本该正常成长的人一下子早熟起来,应该告诉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生活目标模糊的人不 要盲目自信甚至自高自大,他们虽然可以模仿一切时髦和易于模仿的东西,可以忽略艰苦的学习工作,可以不会走就想飞,正 楷还没有学好就急于写狂草,甚至可以使用不须识字的"傻瓜"化的电脑,但是不认字却会缺少对美妙意义认识的深度,从而 缺少人之区别于动物的那份美好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应加大印刷文化与赛博文化之间互相整合的力度,让二者之间互相吸收 ,"和而不同",而不是你死我活,一个被另一个所同化,国家强力部门应制订相关的政策,文化界有识之士应代表本民族的 良心"该出手时就出手",向"赛博文盲"宣战,向网络化可能带来的"傻瓜"化和弱智化说"不"!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又要到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好,谢谢两位嘉宾,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我 们下次同一时间再见。 本期三个节目于每周一晚20点35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超大型栏目《电脑之夜》中播出,下周日13点05分重播 。 相关连接:网络时代的人文关怀:明天,你还会有隐私吗? 相关连接:网络时代的人文关怀:咫尺天涯?还是天涯咫尺? 相关连接:网络时代的人文关怀:开栏语 相关专题:网络时代的人文关怀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报刊评论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