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全球逻辑芯片制造商威盛电子与旗下子公司Centaur Technology共同宣布,在美国针对英特尔奔腾4系列处理器的涉嫌侵权行为提起诉讼。诉状已由美国德州Austin联邦地方法院正式受理,威盛向法院请求对于奔腾4处理器产品的禁制令,并向英特尔提出一定金额的损害赔偿。威盛方面表示,此次在美国对英特尔所采取的诉讼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所跨出的第一步。
这是威盛针对美国英特尔公司9月7日控告威盛侵权做出的反击。
在上周“威盛电子科技论坛”北京会场上,威盛总经理陈文琦曾表示,“如果英特尔败诉,它将不能生产和销售P4处理器,这对英特尔来讲损失是难以统计的。威盛将在台湾和美国开展一系列的专利诉讼活动,要求赔偿损失和给予对方处分。”耐人寻味的是,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总裁Dr.Hector出席了论坛,与陈文琦并肩而坐。
AMD抢占了英特尔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威盛与AMD的联盟使英特尔感到莫大的威胁
众所周知,英特尔与威盛之间的官司不断,不过每次似乎都是庭外和解不了了之。就公司规模而言,英特尔与威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英特尔为何总是和威盛过不去呢?这还要从英特尔与AMD的处理器之争开始。
自从进入奔3时代,AMD带给了英特尔前所未有的压力,性能相同的CPU,AMD的价格几乎只有英特尔的二分之一。这使得英特尔在高端P4的推广上略显尴尬。随着AMD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原先与其搭配的芯片组相对匮乏的状况已经成为历史,使得AMD平台的整体成本得以降低,这让英特尔的降价措施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低端市场占有率明显下降,要知道这一招可是当年英特尔打垮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Cyrix)的制胜法宝。当性能战与价格战都没能将对手击垮时,英特尔开始重新调整了战略。在重新审视历史时,英特尔不仅发现了失策的原因,更发现了这其中的根源,那就是威盛!
相比于AMD和威盛,英特尔似乎更担心后者。威盛虽然是一家1992年才成立的芯片组厂商,但其发展历程和所生产的产品,完全有理由让英特尔感到威胁。随着威盛并购Cyrix处理器事业部和美国IDT微处理器公司,威盛拥有了设计和制造CPU的能力。而与美国显示器生产商S3的并购,凭借S3与英特尔的长达十年的交叉授权,威盛拥有了生产英特尔兼容芯片组的权利。当然这些只是对英特尔潜在的威胁,最让英特尔“难受”的是威盛与AMD的联盟彻底破坏了原有的计划,而威盛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内存标准的争夺上。在标准争夺战中,威盛在芯片组市场上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保护知识产权是双方宣称提起诉讼的重要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要抢夺市场份额
从历史来看,英特尔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关注过芯片组市场,毕竟这部分的收入不到其总收入的10%。作为芯片组市场的主导厂商,英特尔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控告威盛侵权,当然是限制威盛出货的一个有效手段。授权其他芯片组厂商生产P4兼容芯片组,则成了英特尔手中的另一招棋。目前,矽统科技和扬智等芯片制造商都获得了英特尔的授权。
在英特尔与威盛的诉讼争议日趋激烈之时,近期市场又传出,在10月845芯片组出货量增加下,部分支持威盛芯片组的二线主板厂竟遭英特尔降低供货量的消息。由此看出英特尔“用心良苦”:先以“缓兵之计”,将威盛拖入漫长的诉讼期,再是一招“借刀杀人”,利用其他芯片组厂商将市场搅乱;最后再来个“杀鸡骇猴”,迫使二线厂商投入自己的阵营。
与英特尔不同,在威盛的身后还有一极为强大的合作伙伴AMD,在AMD处理器中90%的芯片组都是由威盛提供的。但这还不是威盛的全部,通过Cyrix、IDT Centaur、S3和IC Ensemble的并购,威盛已经成为全方位的网际网络整合组件供货商,产品线也不在是单一的芯片组,而是包含了处理器、通讯芯片、多媒体控制芯片以及WindowsCE相关的嵌入式系统。
威盛方面曾经一再表示“和为贵”。对于英特尔来说,尽快将P4处理器推向主流市场,才是英特尔最想得到的结果,也是利润所在。英特尔发言人Josie Taylor女士也曾表示,提起诉讼的另一个原因是“有责任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股东的利益!”但是如果英特尔败诉,谁又能保护股东的利益,或者在保护知识产权和利润中选择一个的话,股东会选择哪一个呢?(于亮)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