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少红
近年来,我国电信业经常出现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那就是一旦电信政策有一点动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股价就会应声而落,而这时往往会有人对此进行大肆炒作,使得有关方面不得不出来辟谣,这造成一些改革因此而举步维艰。看到这些情况,记者不禁在想:移动股价下跌真有那么可怕吗?难道我国的电信改革就只能让移动股价牵着鼻子走吗?
吴部长真能一字千金?
今年1月初,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通过权威媒体发表了一篇专稿,其中谈到我国要经过两年努力培育四家全业务运营商。与此同时,中移动和联通在香港的股市大跌,前者跌幅更是高达7%,拖累香港股市掉下了300多个点。应该说,这两者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构成必然的关系。然而,有人却不这样认为,对此事大作报道,说什么“吴基传一字千金年终专稿引发港股震动”,把移动股价暴跌的原因全部推到了吴部长的身上。一时间,舆论哗然,好象吴基传成了导致移动股价严重受挫的罪魁祸首。
事实果真如此吗?还是让我们来听听香港资本市场上那些投资界人士的话吧。老虎基金枪手Peter说,现在香港资本市场已经认同了中国政府将发放新的移动牌照,前段时间中移动的股价下跌是因为发行CDR预托式凭证 计划没有通过,与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所说两年内将增发两张移动牌照关系并不是太大。而香港另外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也说,基金每次抛售中移动股票,主要是用来试探内地的资本市场和电信市场开放进度。不过他很遗憾地说,能够看出其中隐情的人并不多。
因此,记者认为,上面那篇报道有炒作之嫌,意在向有关方面施压。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在此之前,类似的事情就屡有发生,如前年底和去年的单向收费风波等。这些事件,都迫使有关方面不得不出来澄清所谓的事实,而一些改革也很有可能因此而“胎死腹中”。由此,记者很惊奇地发现,原本正常的股价下跌竟成为被利用的工具,改革进程也因此被严重阻碍。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感慨道:“股价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跌以后那些不可预料的事情。”
企业最可怕的不是股价下跌,而是丧失核心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虽然以上那篇报道想渲染气氛企图产生轰动性效应,但许多业内人士都对此反应平平,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清楚,有时候企业的股价和业绩走的轨迹是完全不同的,股市还受其自身的因素影响。
这的确是事实,虽然近年来移动股价波动较大,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业绩仍然较好。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股价分别下跌47.52%及28.76%。尽管如此,移动和联通仍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中国移动业务收入增幅达17.5%,联通的增长率更是高达到51.2%,均远远高于全国电信业务收入15%的平均增幅。这完全可以说明移动运营商的股价波动对其发展业绩并无较大的影响。
其实,移动股价出现波动很正常。有香港媒体在去年移动股价大跌时曾评论说:“股价有压力是正常现象,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正逐步走向市场经济,这也绝不能例外,否则的话,落后的国家会永远落后,落后的行业也会永远落后。”而一位新加坡的电信人士也直言相告:“一个真正和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要敢于由市场来决定自己生存,而不是在政府的庇护下维持股价不下跌,这样下去永远也成不了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因此,我国移动运营商根本不必过于担心股价是否下跌,而应高度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股价高低只是暂时的现象,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的大问题:核心竞争力强,企业就能发展得好,其股价也会被看好;反之,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弱,其发展前景就不容乐观,因而即使其股价会高,也是暂时的,也只是资本炒作的结果,最终还是会成为垃圾股。正因为如此,所以近日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的领导都要求中国移动要在管理和服务上多下功夫,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以此带动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争创世界一流的通信企业。
加入WTO,移动市场放开箭在弦上
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电信重组也已经开始。记者认为,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再来审视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就不难发现,放开市场已是势在必行。
首先,这是兑现我国电信业入世承诺的需要。按照有关入世的协议,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应从今年12月起逐步开放。因此,为了兑现承诺,明年我国必定会放开移动市场,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至于在外资进入的形式上,有专家指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资直接参股已有的移动运营商,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原有企业的网络、经验和人才以及销售渠道,便于业务的发展;另一种则是外资选择国内的运营商合作,这样即可以避免原有企业的弊端,外方又能达到所占股份。如果是后者,那发放新牌照就成了通信管理部门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至于移动牌照会发放给谁,记者认为,新牌照既不会发给中国电信或中国网通,也不会发给铁通或卫通,很可能会发给中国电信或中国网通与外资成立的合资公司。道理很简单,直接发给固话运营商,确实有现实的困难,否则吴部长也不会说要等到两年后。而另一方面,市场又不得不放开,固话运营商也不得不扶持。因此,合资公司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这是实现固话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去年我国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47%,而中国电信增长仅为5.83%。统计显示,去年固话与移动电话之间的异质竞争也非常激烈,移动电话分流了固话约30%的话务量。不仅如此,去年固话用户的增长数量也少于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数量,全国已有一些地方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量,并且根据预测,在2003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将可能超过固定电话。从电信业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几年之内,移动通信必将取代有线通信成为语音通信的主流。因此目前业内已达成共识,即认为通信技术发展的替代趋势,即移动业务对固话业务的替代性竞争,才是真正影响中国电信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能不能适应这一趋势的要求,是与每一家电信企业的未来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专家们强调,固话运营商只有获许经营移动业务,才有资格参与以后的电信竞争。
最后,这是我国发展3G的需要。在经历了几年的泡沫后,今年来3G似乎正在走出低谷。在日本,继领头羊NTT DoCoMo早在去年10月推出3G系统之后,第二大无线服务单位——KDDI旗下的“au”也计划在今年春季将网络系统升级为“cdma2000 1X”标准,而排名第三的J-Phone则承诺将于6月30日推出3G服务。在欧洲,移动电话巨擘沃达丰称预计秋天在德国开始推出新一代3G服务。在美国,最大的的手机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不久也将推出3G服务。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移动通信已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技术上落后于世界,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上,中国再也不能错过。有人估计,对中国3G的市场最保守的估计是一万亿元。另外,3G必将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因此,发展3G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如果我们没发展起来,移动市场放开后,国际上知名的电信运营商与制造商便会蜂拥而入分食这块“蛋糕”,诺大的市场就会拱手让给他人。所以,我国应在市场放开前赶紧发放3G牌照,发展自己的3G技术,以使中国的3G领跑世界。
综上所述,记者认为,我国电信改革不能让移动股价牵着鼻子走,移动通信市场的放开是大势所趋,电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全业务运营之路。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