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联通CDMA网络建设的启动,今年的中国通信领域掀起了一股CDMA热潮。在联通埋头网络建设之际,有关CDMA优与劣、CDMA与GSM孰好孰坏等各种消息在国内满天飞,很容易让一些对CDMA技术不太了解的用户感到困惑,这CDMA到底是好是坏?是先进还是落后?
前不久,CDMA发展联盟(CDG)发布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第三季度全球CDMA移动通信服务用户数量已达9500万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10%。CDG指出,当前南北美CDMA用户数正在持 续增长,再加上2001年6月用户数量突破2800万的韩国市场,及2002年预期潜在用户可达1500万至2000万人的中国市场,预计CDMA用户很快就将赶上GSM。对于比GSM晚好几年才发展起来的CDMA,能有如此快的加速度,当然也说明了很多问题。
是不是“绿色手机”?
CDMA可以说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后起之秀,它使用的是频分编码技术,与基于时分复用机制的GSM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国外,人们常把CDMA手机称为“绿色手机”,这是因为CDMA手机发射功率低,对人体危害小。很多人认为,所谓“绿色”,是炒作出来的,认为这种在较小发射功率情况下维持通话的优势,只有在同样远离基站进行通话才能显示出来,而CDMA的基站之多与GSM也没什么分别,所以谈不上“绿色”。
事实上,CDMA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不及GSM手机平均发射功率的60分之一,甚至低于电视屏幕所产生的辐射功率。同时,CDMA系统容量大,即频谱利用率高,同样的频率资源,CDMA网的系统容量可以是模拟网的8-10倍、GSM网的3-4倍。GSM网要覆盖北京全市,大约需要建立300个以上的基站,而CDMA只需建80个左右的基站即可达到这一目的。把手机和基站结合起来,CDMA的优势一看即知。在重视生活品质的今天,具有“绿色”特质的CDMA手机无疑更迎合了人们“健康、环保”的追求。
CDMA的优势还有很多,用CDMA手机通话清晰,噪音低,能够消除GSM网中存在的掉线、串音等弊端。这是由于CDMA具备特有的宽带传输手段,拥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CDMA网络具有自动跟踪多径信号和软切换技术,可降低在相邻基站间进行切换时掉话的机率,有利于用户在移动过程中通话和数据传输。可以说,CDMA手机有着媲美固定电话的语音质量,被运营商称之为“无线通信,有线质量”。另外,CDMA技术保密性强。CDMA技术因具备此优势曾一度应用在军事通信领域。由于CDMA手机在生产中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新技术,手机可制作得更加小巧,尺寸更小、重量更轻,从而使CDMA手机更具个性化和时代气息。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由于频率利用率高,且网络设计施工和扩容较为简便,这就意味着运营商可以大大降低网络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从而带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优势。此外,CDMA的数字控制信道还能支持诸如卫星通信、多方通话、语音信箱等功能,可实现模拟网和GSM网均不能做到的提供图像、视频和多媒体业务。
联通的决心大不大?
当然,对于CDMA这个后来者,与1991年就投入使用的GSM比起来,它还有不少的弱点。据专家分析,由于GSM已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标准,而且解决了全球漫游问题,而跨地域漫游问题恰恰是CDMA的难点。但是,是不是难点还要看运营商的态度。中国联通在建设CDMA网络时,非常注重其国际漫游问题,并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中国联通在2001年3G大会暨第六届CDMA年会上,与世界13家运营商签署了CDMA网间漫游谅解备忘录。前不久,中国联通还与美国TSI公司签订合同,由TSI公司为中国联通CDMA用户提供无缝的国际漫游业务,使中国联通的用户可使用单一手机和移动号码在整个亚太地区、北美和拉美的多个CDMA网上拨打和接收电话。
其实,对于市场上的“后来者”,迟到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有没有赶超上来的决心与力度。CDMA到底能否发展起来,关键在于技术有没有生命力,也关键在于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是否找到了恰当而合适的突破口,更关键在于运营商的锲而不舍和独具匠心。SK Telecom是全球CDMA领域里的先锋,1996年1月在韩国推出了世界首个商用CDMA移动电话服务(2G);2000年3月,又成为世界第一家开发无线网络设计和优化系统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与SK Telecom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借鉴其成功的运营经验,不仅利用它的CDMA技术,还请SK Telecom担任了CDMA项目的顾问,为中国联通进行了运营方面的培训。去年11月5日,中国联通又与澳大利亚电讯签署全方位合作协议,全面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现在,随着联通CDMA的开通,中国移动和联通势必将展开争夺用户的竞赛。不可否认,大多数的用户因为不愿忍受更换电信服务商所带来的种种不便而固守阵地。不过,据悉,信息产业部即将实施的一项被称之为“号码携带”的技术可以解决用户在选择电信运营商时的后顾之忧。采用这项技术后,用户在改变为自身提供服务的移动业务运营商时也可以保留原有的电话号码。用户只需在其选择的新的电信运营商的销售门市填交一份简单的申请表格。新的运营商会与原有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运营商处理电话号码携带事宜。据信息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号码携带的基本目标就是,在传统运营商和新运营商之间建立有效的竞争环境,为新运营商进入市场打开通路。
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外,最重要的是,联通在CDMA上的决心很大,副总裁吕建国表示:一定要努力将联通CDMA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精品网络。
是不是重复建设?
当然,也应该看到,GSM网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投入使用,而CDMA毕竟才只有美洲和韩日等为数不多的市场。但这并不表明,CDMA就不受欢迎。还有人借前不久新加坡唯一运营CDMA网络的M1公司被迫停止对CDMA的运营一事大造声势:CDMA不行了,并把联通的CDMA网称为是重复建设。
我们有必要再说一说重复建设问题,这顶帽子很大也很吓人。因为我们吃过这方面的苦头,被蛇咬多了,看见绳子就是蛇。但是,一个理性的分析家应当能分辨出哪些是蛇,哪些是绳,而不要一上来就被什么线状物吓倒。同样道理,所谓重复建设,至少要分清楚:市场的宽度和厚度、技术水平的同步或差异,如果CDMA是在同质水平上的简单再重复,那么就真的是蛇了,也造成了浪费。如果在一个市场足够宽大和深厚的中国,出现至少两种不同质的网络,相互竞争,各自竞争性地满足不同的用户群,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的市场大景观,这不是重复建设。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各取所需、相互促进、优胜劣汰,何乐而不为呢?
新加坡的例子其实根本说明不了问题,新加坡的市场与中国市场在宽度和厚度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单位面积和人口总量上都远远逊于中国。而且,在M1建设CDMA之初,新加坡的GSM用户普及率已经非常高,市场已近于饱和。相反,中国虽然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市场,但手机的普及率还相当低,市场非常之大。对新加坡而言,CDMA属于重复建设,对中国而言,不仅不是重复建设,还是市场必需的。因此,他们的CDMA历程只能作为我们的借鉴和参考,而不是被个别CDMA网络的关闭而吓倒。北京邮电大学的杨大成教授认为,CDMA网络的开通,这种差异化的经营将会更好地引入竞争机制,促使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清华大学副校长龚克教授认为,中国联通最主要的是要把网络建设好,注重用户的需求,技术成熟后自然就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现在,联通新时空正在加紧建设CDMA短消息中心,2001年10月20日,中兴通讯率先开通联通CDMA网络最大规模的短消息中心——广东短消息中心,联通“精品网络、精品工程”的CDMA世纪工程正在加速。与此同时,投资银行瑞银华宝去年11月发表报告,表示看好中国联通的CDMA服务业务前景。该报告指出,联通将推出的cdma2000 1X服务,平均测试速度为80kbps,最高可达144kbps,估计可吸引中国移动的3500万户。有关专家分析,CDMA将为我们带来一个整体规模达到5000亿元的巨大市场。对于中国乃至全球通信业来说,这都是一次大变革。(中国计算机报记者米笑)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