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关于AXE系统已经谈了很多。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被这举世无双的光环掩映之下,默默无闻的英雄——用户交换机。
1970年,有两个主要的研发项目连同AX计划一起落到了Ellemtel肩上:AY,研发一种电子用户交换机系统;AZ,建设一个数据网络。第一个用户交换机计划AY的最终结果是研制ASD 551,使用笛簧继电接线器配置和电子控制,将作为拥有多达大约300个分机的交换机。 该计划由于多次延误,直到1977年才推出产品;第二种系统是ASB 100,多达100个分机,那时设计工作早已展开;第三种系统的预备性研究当时也已经开始,这是一个更着眼于将来的系统,暂定名为IPR 110。我们可以感觉到,此时的爱立信对于用户交换机的发展方向有一些犹豫不决……
1977年年底,一种在产量和运营上更稳定的产品——应用晶闸管固态接线器的ASB 100问世,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大获成功。由此,爱立信受到启发,着手研发在技术上与此相类似的产品ASB 900,以取代不太成功的ASD 551。同时,随着对IPR 110的研究不断加强,慧眼独具的爱立信认识到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发项目。因此,已经凭借ASB 100和ASB 900在市场上站住脚跟的爱立信,又很快将IPR 110的研发列入计划之中,并将该项工作交给Ellemtel。IPR 110类产品在1983年问世,正式名称为MSD 110(不久简化为MD 110)。MD 110创造了爱立信的另一个成功故事。经过典型的完善设计的初始阶段,MD 110成为一种功能多样且性能稳定的产品。这是一种分布系统,由独立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连接多达200个分机,每个用户交换机系统可安装一个或多个模块。当然,好处远不止这些,MD 110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建设用户交换机网络。
80年代,MD 110系统大幅度增加了爱立信公司在美国的营业额,尤其集中在所谓的“大学校园市场”。顾名思义,“大学校园市场”通常是指校园网络连接大学的各个学习、办公以及生活场所等,常常包括位置很偏远的建筑物。马萨诸塞大学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用户,它的整个网络拥有多达34,000部分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安装了可容纳400,000条线路的MD 110网络,这是爱立信当时销出的最大的MD 110网络,也是中国当局迄今为止签订的最大电信合同。如今,MD 110数字用户交换系统正在进入企业网络。也就是说,用户交换机融入了综合网络系统,处理声音和数据,支持和连接多种不同的系统,例如局域网(LAN)、数据库、网际配置和国际互联网。在后面的几章中我们再谈这些问题。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