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红/文
美国电信业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电信改革也多为其它国家所效仿。但记者认为,尽管美国电信改革有一些成功之处,但改革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电信改革存在重大的失误,并进而导致了现在美国经济衰退。这就告诫我们:对待高科技经济基础的电信业改革必须谨慎行事!
长市分拆埋下祸根 分业经营割裂网络
1984年,美国政府以反垄断法为依据将在国内电信业中占绝对垄断地位的AT&T强行“肢解”为一个长途电话公司和7个地方性的贝尔电话公司,意在打破电信领域内的垄断,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电信业的繁荣和发展,因而可以说,1984年美国的电信改革是崇尚竞争反对垄断的结果。同时,其改革的最终结果也似乎验证了其正确性,因为AT&T的解体,使美国电信市场形成了多家竞争的格局,刺激了美国电信市场、特别是长途和国际业务方面的发展,贝尔系统以外的主要电信公司,如GTE、MCI和Sprint迅速成长为国际著名的大公司。
可是事情好象没有这样简单。因为考虑到AT&T在本地网方面的垄断是其形成垄断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此次改革的本意是想通过将长话与市话分开的方式,来打破AT&T在电信业的垄断,同时也在各项电信业务中引入充分竞争。这应该说是此次分拆的亮点。然而,事情错也就错在此处。因为从电信业的规模经济和全程全网等特点来看,电信企业只有拥有全业务,只有让长话、市话和数据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发展得更好,如果强行分开,就正如人体各个部分被切分一样,都不能生存。
所以尽管拆分AT&T后,美国电信业一度有所发展,但进入90年代后,强行拆分的弊端就开始逐步显露,兼并浪潮顿起,七家独立运营的公司合并成四家新的公司,其中西南贝尔公司成为横贯美国东北、南部与西南的超级地方电信公司,结果分区竞争变成了分区垄断,竞争没形成,垄断却更加严重,没有达到打破垄断的最初预期效果。更为严重的是,长话与市话的分离,变成了分业垄断,长话与市话不准互相进入,这为以后宽带及其它业务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或许是觉察到了业务切分的弊端,或许是由于1993年9月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对电信业提出的要求,1996年2月,美国新电信法得到批准并颁布实施,其在美国电信体制上所做的最重大的改革,就是打破了国内所有电信市场的界限,允许各类公司越界经营原来禁止经营的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是打破贝尔系列的地区性电话公司与美国AT&T等长途电话公司之间长途与本地的界限,以及打破电信网、计算机网和CATV网的界限。
然而,尽管这次电信改革促进了各类通信公司间的相互竞争和市场渗透,但是正所谓分时容易合时难,分业垄断的积弊使新法的实施遭到强烈反对,有的人对新法和FCC为实施而规定的某些条文提出不少指责,有的公司甚至将FCC告上了法庭。更主要的是,取消业务之间的界限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却很难,各方相互进军对方业务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因为在新通信法中具有“只要地区性电话公司不开放市场,则禁止其参加长途数据通信市场”的限制,于是地区性电话公司便不能参加由AT&T公司及美国Sprint正在从事的长途宽带服务,而长途公司也因而无法通过本地网提供宽带业务。这是美国宽带发展“先行者落后”的直接原因。
电信公司破产 拖累美国经济
失策的美国电信改革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使得美国电信业兵败如山倒。
首先,由于长话与市话的分离,造成长途公司和地区性公司都采取了垄断和反竞争的行为,因而不但使长途公司不能绕过地区性公司进入本地网市场,地区性公司也不能提供长途宽带服务,这就使得美国的宽带市场不能得到有效的启动。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接入光缆、DSL以及“可以访问因特网的有线电视网络”等宽带的家庭,目前还只有总体的5%,远低于韩国和日本,先行者已经落伍了。宽带普及率低,无法刺激美国的电信需求,从而使美国的电信市场萎缩,比如1999年,美国电信市场仅增长了8%-9%。另外,激烈的业务竞争使得美国的电信资费不断下调。以长话为例,从1999年开始,过多的长途电信供应商使通话费用降低了13%还多。残酷的价格竞争,使利润一降再降,从而导致电信公司普遍陷入困境。
由于以上因素,使美国电信企业不是破产、拆分,就是裁员。据统计,自去年12月以来,美国已经有100家电信公司倒闭,占总数的33%,在36家上市公司中,至少六家已挂牌上市的电信公司宣布了破产,其它电信公司的股票也下挫70%到90%不等,濒临破产的边缘。同时,美国电信业疲软已经造成了22.5万人失业,相当于全美企业的裁员总数的20%。而美国最大的电信公司AT&T也是身陷窘境,今年2月,该公司决定每股分红减少83%,从每股22美分降到3.75美分,这是该公司125年历史来的第一次。甚至还有人说AT&T将在历史上消失。
电信业的不景气,直接导致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下滑。由于电信消费降低,AT&T、Worldcom和Qwest等电信运营商也降低了设备采购预算。运营商减少甚至停止投资,导致制造商设备卖不出去,日子难过,纷纷“卖儿卖女”,缩减规模,以求生存。因此美国纳斯达克股票暴跌,科技股风光不再,主要的设备制造商普遍严重亏损,去年曾是全世界股价最高的思科系统公司第三财季净亏损达到26.9亿美元,第四季度盈余更重挫了86%,当季净盈余比去年下降了99%,而朗讯科技第二季度的亏损竟达37亿美元,落到要出卖自己的地步。这种情况引起了美国经济界的关注,最近有一份报告指出,贝尔公司的反竞争行为,以及未能加紧部署宽带服务工程,是阻碍科技产业投资及成长的主要原因。
美国高科技行业一直是带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据统计,其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达35%左右。如今高科技产业衰退,自然也引起了美国经济的连锁反应。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只有0.7%,为8年来的最低值。经济衰退直接引起了裁员狂潮,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的失业率比去年同期猛增近44%,创下6年来二季度失业率新高。
美国经济衰退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宽带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没有及时启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说这是美国电信改革过于信赖竞争,人为割裂电信网络全程全网发展规律所种下的恶果。
拆分中国电信不可取 电信业改革应三思
在前段时期讨论是否拆分中国电信时,有人以美国电信改革经验来论证拆分中国电信的可行性,但许多专家学者都指出,不论横拆还是竖拆,都不可取,最重要的是放开市场准入,才能在电信业形成有效的竞争。而更有一位主管我国电信业的高层官员在一个公开场合指出:“美国经验不可学!”现在看来这是有先见之明的。
首先,不能用过时的理论来指导现在的改革。AT&T被拆分,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至今已近二十年,还用当年的办法来指导现在的改革,明显不合时宜。况且与美国当时的情况相比,我国的市场基础、电信业的发展阶段、技术发展以及市场监管环境等,皆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如果简单地照搬美国经验,结果可能会迥然相异。再者,以上的分析说明,美国拆分AT&T 也并非成功之举,更不能照此版本来拆分中国电信。
其次,打破市话垄断的手段已呈多样化。80年代初期,美国实行电信改革时,语音业务是主导业务,要想打破市话垄断,只能拿电话网开刀。可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宽带应用的广泛普及,电信业务已逐渐由传统的语音业务向数据传送和其它高增值业务转变,而移动通信、数据网络和卫星个人通信技术等通信手段,都成了传统语音电话的强有力的竞争者。
据统计,由于替代性竞争激烈,我国上半年本地网业务收入在整个电信收入中的比重已下降到34.8%,而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比重则上升为44.7%。因此,现在完全可以通过不同技术途径、不同业务的竞争来打破市话垄断,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而不必拘泥于割裂网络。
再次,电信企业越大越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培芳认为,由于网络经济的收益递增性和普遍互联性,决定了电信企业越大越好,未来企业还是高度综合化好。从国际范围来看,电信产业也是从自然垄断、竞争向寡头垄断的道路发展,最近全球电信业风起云涌的兼并浪潮就比较集中的反映了这一趋势。因此,电信企业向规模大、业务全的方向发展,是网络经济的客观要求。
所以目前应该做的,是将国内的电信企业重组为规模大和全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我国电信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而不是与此相反,将大的拆小,将全业务的拆成单业务。考虑到我国加入WTO的紧迫性,更应及早完成这项工作。
在信息社会,电信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信息产业总规模已跃居工业各部门第一位,其贡献率达到19%,总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信息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拆分中国电信要慎之又慎,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若因电信改革不当而严重影响电信业的发展,进而殃及信息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那将与我国的复兴大业背道而驰。
但愿美国的悲剧不会在我国重演!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