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文
夏天结束就是秋天,秋天来了就会有树叶要掉下来;秋天结束就是冬天,总有老树度不过这个冬天。
复兴门中国电信总部,新迁的办公楼还很简陋,但没有迹象显示当家人会进一步装 修。
自4月以来,关于中国电信将被分拆的各种传闻便不胫而走,此起彼伏。对中国电信的命运判决开始进入倒计时。从中国电信上市承销商摩根士丹利传出的消息,不管是按通讯形式竖切还是按地域横切都会在这两个月定下,而上市日期则顺推至明年。摩根士丹利透露,若按竖切方案中国电信将被拆分成长话、市话、数据三块;若按横切方案,中国电信则将以南北地理为界一分为二,北方各省的原电信公司被重组进网通,中国电信只在南方存在,然后为了将中国电信和网通培育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电信运营商,国务院会分别为这两家电信公司颁发移动牌照。中国电信另外一家上市承销商美林证券也透露,分拆后的中国电信将拿出5个省的资产上市,具体是哪5个省将在分拆后确定。
群雄并起
去年5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正式成立,周德强由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调任中国电信任总经理。从这一天开始,周德强由一个政府官员正式步入实业界。与前同仁杨贤足、张立贵走上了同一条道路--杨贤足由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调任中国联通董事长,电信管理局长张立贵则主动请樱前往中国移动任总经理。三位信息产业部官员共同演绎了中国电信业的三国志。
“中国电信”这一品牌直到1995年才被邮电部抛出,主要是为了和早一年成立的“中国联通”有所区别。事后据信息产业部的官员讲,“中国电信”的出台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就是邮电部不便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和联通竞争。与联通以“公司”做后缀不同,中国电信的全称是“邮电部中国电信管理局”,局长张立贵。从其名称可以看出,当年的中国电信主要还是个电信管理机构,同时也是邮电部的运营机构。联通的竞争对象同时是自己的管理者,联通在那几年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
当周德强从张立贵手中接手中国电信掌门人一职时,中国电信已不再是信息产业部的唯一“嫡系”。因为电信改革的推行,国内电信业格局在这几年内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1997年,邮政、电信分家,中国电信在香港、纽约挂牌上市。
--1998年3月,国务院撤消邮电部,将其并入电子工业部重组为信息产业部。
--1999年4月,中国电信被拆成四块,寻呼业务划拨到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卫星通信公司单列出来,中国电信股票代码次年被中国移动取代。
--1999年8月6日,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与94年成立的吉通同为数据业务运营商。
--2000年4月,信息产业部准备给铁通单独发基础电信牌照。
2000年5月,中国电信完成政企分家改革,电信管理功能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行使,各地的中国电信分公司和地方通信管理局纷纷挂牌。国内电信业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联通三大信息产业部直接管理的运营商,以及网通、吉通、和后来的铁通等三小运营商群雄逐鹿的局面。与前任张立贵不同,周德强这个中国电信新掌门人已经换成了一个企业经营者的身份。
竞争对手背后打民意牌
周德强接手的中国电信已是一个负担沉重的巨人。作为前中国电信主要收入来源,新成立的中国移动带走了中国电信最优良资产和最优秀的人才。中国电信在全球排位第八,拥有34万在职员工,19万退休人员;而营业额排名第一的NTT控股公司所有员工加在一直也不过10.2万人。2000年度,中国电信年营业额1700亿人民币,NTT控股公司接近2000亿美元,人均创产值相差30倍。
不改革必定死亡。但更新网络设施和庞大的人员精简分流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靠国家和靠自身原始发展都不可取,只有通过海外上市来募集资金并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于是就有周德强在不同场合阐述上市对中国电信之重要性的讲话。
而与此同时,国务院在年初着手反垄断,中国电信与电力、民航、铁路同列四大垄断企业。
1月4日,中国电信确定摩根士丹利、美林证券、中金公司为上市承销商,随后请了国际著名会计事务所毕马威对其资产进行审核。但中国电信盘量过于庞大,不可能总体上市,必定要剥离出部份优良资产先行上市再来反向收购集团资产。中国电信自己报给国家计季和体改办的方案是“6+1”,即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六省市固话业务加中国电信所有数据业务,但方案被打回。其原因,中国电信的人说,体改办认为中国电信必需进行第二次法人行为分拆而不是内部资产分拆。
有人把分拆中国电信的主要原因理解为社会舆论压力--不拆中国电信不足以平息民愤。这几年,出于对中国电信收初装费和过高上网费的不满,骂中国电信垄断渐成一种时尚,以至于后来一说到垄断必提中国电信。甚至许多消费者将对中国移动的不满也直接发泄到中国电信身上,认为中国移动是中国电信的一个营业机构,在一个地方人大会上,还闹出有代表向当地中国电信咨询为什么不将手机收费双改单的笑话。
中国电信认为社会舆论压力导致分拆的这个说法站不住脚,但不排除竞争对手在向高层建议分拆中国电信时打民意牌。
联通、移动、吉通都因没有自己的基础骨干网而长期被中国电信高价勒索线路租用费,虽历经资费调整,但更加深了杨贤足、张立贵、齐鸣秋们“没有骨干网将永远受制于人”的认识。三家都着手准备铺横贯全国的光纤骨干网。铁通在今年7月建成了北京-上海-广州400G光纤骨干网,广电也在着手建全国性的传输网。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说过“在打破中国电信垄断以前,租用中国电信的线路比自己建网的费用还高”,这句话道出了各家运营商铺网的普遍心态。
4月初,有消息传出体改办将把中国电信横切为南、北公司,接着又有了中国电信将竖切为长话、市话、数据三块的消息。由于一直未有最终的分拆方案出台,毕马威停止了不知该审核哪块资产的会计工作。
进入七月后,中国电信得知,分拆工作将在8月份最终定音,但随后又传来9月才有结论出来。
在这之前的5月,有人主张将中国电信数据局成建制划到网通,在搞不清真相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停止了在数据业务上的投资。有关人士发牢骚:“我们靠自身积累幸幸苦苦打下的江山,凭什么要被无偿划给网通,如果他们想要,拿钱来买就是了,我们总不会傻到明知是别人的孩子还要拼命喂养”。截止到7月,中国电信今年在数据上共投资30亿。
若按目前呼声较高的横切方案中国电信将一分为二,北方各分公司将划归网通,中国电信将继续保持在南方的势力。分拆后,中国电信员工的工资肯定会得到大幅增加,因为不管是网通还是中国电信(南方)都会上市海外,按一个上市公司运作,员工工资会成倍上翻。但对于中国电信的感情,对自己成长的地方,对几代人同堂的场所,许多人临走时又难舍难分。
中国电信一部门经理说:“由于南北分家和海外上市,分拆后会有更多的职位机遇来临,个人收入肯定比原来高,我现在每月工资只有3400多元,一旦分拆,我至少可以拿到1.5万元的月薪,对我个人来说是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多。”
电信“申冤”
对于外界其垄断地位的指责,中国电信感到颇为委屈。他们认为在2001年前,这种垄断确实存在,当时在农话上和线路出租上费用太高,但在去年底资费调整后这种垄断已经不存在,仅中继线出租上就为联通一年降低成本2亿元。在互联互通上,中国电信的官员说是各运营商对其满意率是90%,因为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旨意,中国电信已下令各分公司要将互联互通当作一项政治工作来抓。对于铁通迟迟不能放号,指责中国电信做梗的说法,周德强属下解释为虽然铁通和中国电信集团签订了互联互通的框架协议,但铁通各公司和电信各分公司再达成细节协议还需一个时间过程,这与垄断没有关系。
中国电信的官员把垄断理解为自然垄断,因为基础网资源是在业务拓展和城区规划中形成的。基础自然垄断在国外也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即使按照美国模式将贝尔电话横切为七个区域性公司。但小贝尔在各自区域的自然垄断让美国司法部和FCC也束手无策,后因外来竞争原因,七个小贝尔又被重组成四个贝尔,小贝尔的自然垄断区域反而延伸了。在英国,电信管理办公室(OFTEL)采取了引入竞争的办法,允许新运营商在基础电信业务上和英国电信、Mecuty自由竞争,同时也引出有线电视来和电信运营商竞争,但10年过去,英国电信在国内基础网的垄断地位依然没有多大改变。
中国电信的一位官员私下里说,电信业改革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促进一个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让一个公司在基础网资源上统一管理也未尝不可。这位部下专门谈到了中国电信在基础网上的投资,带动了巨龙、中兴、华为、大唐等一大批通讯企业的成长,数据业务也带动了联想、TCL等PC厂商在近两年内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这位部下认为,小电信商奇多的印度电信业整体水平相比中国落后十五年案例,还有巴西电信改革最终将控制权拱手相让给外国资本的前车之鉴值得体改办和国家计委官员重新考虑下是否该拆分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一直认为自身也有难言的“痛苦”,如果没有国家规定的普及城乡电话业务,没有服务于边防建设的需要,中国电信赢利率应该比移动和联通高。在可可西里,在雅鲁藏布江,记者看到表示地下是“兰(州)一西(宁)-拉(萨)”光缆的红白相间标记物沿路可见。中国电信的人介绍说这是为支援西藏建设而铺设的,何时能收回成本现在根本就无法测算出日期,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一百年。在青藏高原最富裕的城市拉萨,中国电信单个固话用户的投资成本是5万元,但月营业额不到100元。将初装费和几十年的月租费算在内,中国电信今年总算在拉萨开始赢利了,但在青海、西藏其它地区还是亏损,每增加一笔投资亏损也就更多。
中国电信最新统计表明,今年上半年有11个省公司赢利,和西部省份交叉补贴结算后,整个中国电信集团略有赢余,但将新增投资扣除后,中国电信总体还是亏损。中国电信在8月份写给信息产业部的总结报告里,伸冤道中国电信上半年市话和农话收入总额为580亿,加上其它业务比去年同期增长率下降13%,仅为5.8%,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低于GDP增长值(8%),而整个中国电信行业上半年增长率为15%,仅移动业收入就是744.8亿,上升44.7%。周德强想向信息产业部想表明的是,经1999年分拆后的中国电信赢利能力降低的滞后效应现在已开始体现,固话在现在根本就不能和移动业务的赢利能力相比,在中国电信新找的利润点数据业务上还处于投资阶段,每年需投资70多亿,占去了中国电信90%的投资量,但营业收入不到集团的2%,如果再次分拆,中国电信赢利能力将下降得更历害,没有赢利能力的中国电信将很难承担普及城乡电话的义务。
格局之变
海外媒体将网通认定为中国电信业的一匹黑马,在短短两年时间,建成了全国最长的光纤骨干网,是国内唯一拥有全程全网40G带宽的运营商,更主要是其高效率外企式管理风格让各界人士耳目一新。其领导层江绵恒、田溯宁都有长期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北方各电信分公司被划拨到网通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入世后,一个有国际工作经验的企业管理团队更能率领企业抗击大洋风浪。
但中国电信不少官员对网通的吸收消化能力表示怀疑,因为网通不过2000多名员工,中国电信北部离退休人员加在一起不少于25万,最后谁同化谁现在还说不准。中国电信的官员最怕的是重酿联通吞并国信消化不良的苦果,那将给企业带来剧烈震荡。而两家企业完全是两种企业文化,网通是一个外向型企业,中国电信则是一个计划经济色彩特浓的老国企,两种文化是否能够兼容?
中国电信一旦分拆成功,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国内电信业格局必然为之大变。届时谁将是中国电信业的老大?英国电信韦尔爵士认为,按照综合实力比较,非重组后的网通莫属,它有遍布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光纤网和数据业务,有北方地区的固话网,有移动牌照,网通依然是个全国性的公司。而分拆后的中国电信只是一个势力局限在南方的一个区域性电信寡头,虽然营业地区相比北方富裕得多,但区域性不比网通的全国性发展后劲足。中国移动虽然在营业额上排在老中国电信后面居第二,但有基础网的新网通和中国电信一旦获得移动牌照,将对中国移动影响巨大,在南、北分别遭遇强有力阻击,市场份额将有所减少。
中国电信拆分方案还没出台,从香港又传来国务院有意将铁通、吉通、网通等三小运营商及电通与联通、移动、电信全面重组的消息,在国内组建3-4家寡头级电信运营商,以便入世后与国外电信巨头竞争。
时以不多,不管中国电信命运如何,只需再等待一段时间,一切都会揭晓。但建立高效统一的电信管理机构,现代企业制度的落实,加入WTO后国内电信业重组,如何处理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力不仅仅是电信信改技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国企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