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王如君/文
6月28日,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的7名法官以7:0的投票结果一致裁定:撤销地区法院法官杰克逊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并因杰克逊法官言行失当,责令他退出对此案的审理。同时,上诉法院维持杰克逊法官的认定:微软推销其视窗产品的行为在操作系统市场构成了垄断,决定将此案送回下级法院,由新任主审法官重新审议“矫正措施”。
微软终于翻了身
消息一出,美国媒体立时炸了窝,“微软翻案了”、“微软分拆令被推翻了”等醒目字眼爬上了许多大报头版头条的位置。目前从各种迹象看,分拆微软的想法“几乎死亡”,有关各方很可能会采取“庭外解决”的方式结束这场争端。但是,如果控辩双方谈不拢,官司还得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整个上诉程序至少还需要两年多。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来一贯保持低调,可这一回不一样了,在记者招待会上,盖茨满脸喜色,说上诉法院的裁决“吹散了压在微软头上的分拆阴云”。
结果来之不易
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出现如此戏剧性局面有各种原因。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司法部长雷诺及其他反垄断主将铁了心要拿微软开刀,微软没法满足政府方面的要价,只好全力反抗。而布什入主白宫之后,新上任的司法部长和其他官员对微软要“友好得多”。在政治暖风徐徐吹来之时,微软更是加强了公关攻势。从去年开始,微软头面人物四处活动,加大了向国会、政府游说的力度,6月19日,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还与副总统切尼见过面。微软的功夫不仅下在嘴皮子上,据报道,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和国会议员选举中,微软向布什以及共和党议员捐款高达250万美元,这些银子扔出去怎么也该“有个响”。布什竞选总统时就不赞同分拆微软,当选总统后,其观点也没有改变。
另外,杰克逊法官言行失当,也让微软抓住了把柄。作为主审法官,本应谨言慎行,但杰克逊根本不当回事。他取消应当举行的听证会,秘密接受记者采访,在法庭之外口无遮拦,把盖茨比作拿破仑,把微软与贩毒的黑帮相提并论。上诉法院认为,这些言行“严重损害了审案进程”,给人造成了“法官有偏见”的印象。
竞争对手坐不住了
今年6月18日出版的《财富》杂志刊登封面文章《野兽回来了》,预言微软将被美国司法部“放归山林,重震雄风”。如今预言果然成真。以微软在软件、网络服务、电子游戏等众多领域的实力,许多公司面临着灭顶之灾,看来,被微软硬挤出江湖的网景公司的悲剧还有可能多次重演。
判决结果宣布之后,甲骨文、惠普、康柏、苹果、IBM等公司,全都拒绝对裁决发表评论,微软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也表示,尚未决定如何发表评论。长期以来一直和微软针锋相对的升阳微系统公司是少数几家发表评论的企业之一,升阳对上诉法院认定微软是一个滥用权力的垄断者表示欢迎,并呼吁地方法院能“以果断的行动终结微软的非法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业界和消费者构成的伤害”。
支持分拆微软的业界人士对判决结果的反应则激烈得多,Salesforce.com的主席本尼佛说,“每一家是微软竞争对手或即将成为微软对手的公司,都将重新考虑他们的进攻和防守策略。”计算机和通信产业协会的主席布莱克忿忿地说:“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微软在诉讼期间继续做着违反反垄断法的事情。”国际数据集团的分析师凯则嘲讽道:“如果微软统治了世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只不过无论你启动什么,都需要一个视窗发动机。”
微软案还未终结,正如花旗国民投资公司著名分析师韦斯所说,“这个决定对微软公司显然是有利的,但这个影响只是短暂的,它并不一定就是最终的裁决”。但不管结果如何,此案注定要对美国软件业以及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